[发明专利]一种发光路面及其施工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210296879.3 | 申请日: | 2022-03-24 |
公开(公告)号: | CN114657841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6-24 |
发明(设计)人: | 查文炜;孙万友;钟山;杨定明;殷志龙;郝良文;王先惠;沈红春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玖鼎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1C17/00 | 分类号: | E01C17/00;E01F9/582;C09K11/02 |
代理公司: | 青岛申达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7243 | 代理人: | 蒋遥明 |
地址: | 201900 上***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发光 路面 及其 施工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发光路面,包括沥青路面以及嵌入至所述沥青路面并与所述沥青路面上表面齐平的发光机构,所述发光机构包括发光灯体以及发光面层,所述发光面层铺设至所述发光灯体上表面并与所述沥青路面表面齐平,所述发光灯体上连接有驱动器;所述发光面层包括荧光基体以及若干玻璃微珠,所述玻璃微珠均匀悬浮至所述荧光基体中并部分露出所述荧光基体上表面。发光机构由于带有荧光基体,能够吸收紫外线后自行发光,以节省能源;当遇到阴雨多云天气使荧光基体不能够达到足够亮度时,位于底部的发光灯体能够发光,不仅能够实现发光机构的常亮,而且能够对荧光基体补光,使其吸收能量后自行发光。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道路施工领域,更具体地,涉及一种发光路面及其施工方法。
背景技术
在道路建设过程中,通常会在道路上绘制若干标记,以区分车流以及对车辆进行指示,或者在公园道路上绘制标记图案以提高美观性。
现有的指示标记一般会在涂料中添加反光玻璃珠,以起到反射光线的作用,但是由于车辆的碾压以及风化等作用,表面的反光玻璃微珠会被摩平,在使用一段时间后很难起到反光作用。因此目前新兴了一种发光涂料,即在涂料中添加夜光材料,白天吸收太阳光能,在夜晚进行发光。然而该种涂料仅在晴天以及光照强度较大的区域方便使用,在连续的阴雨天气以及树木遮挡的区域,发光强度非常有限,难以达到指示和美观的效果;而且在沙尘较大的北方地区,泥土会聚集在较为粗糙的标记处,遮挡阳光,进而造成发光涂料不能够吸收光能,效果并不理想。
因此,需要一种新型的发光路面或者发光路面的施工方法,能够解决上述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发光路面的新技术方案。
根据本发明的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发光路面,包括沥青路面以及嵌入至所述沥青路面并与所述沥青路面上表面齐平的发光机构,所述发光机构包括发光灯体以及发光面层,所述发光面层铺设至所述发光灯体上表面并与所述沥青路面表面齐平,所述发光灯体上连接有驱动器;所述发光面层包括荧光基体以及若干玻璃微珠,所述玻璃微珠均匀悬浮至所述荧光基体中并部分露出所述荧光基体上表面。
通过本方案,发光机构由于带有荧光基体,能够吸收紫外线后自行发光,以节省能源;当遇到阴雨多云天气使荧光基体不能够达到足够亮度时,位于底部的发光灯体能够发光,不仅能够实现发光机构的常亮,而且能够对荧光基体补光,使其吸收能量后自行发光;带有玻璃微珠的发光机构不仅能够提高光透性,还能够将光线向四周折射,提高可视效果,向上露出的玻璃微珠能够起到良好的反射作用,提高可见性。
优选地,所述发光灯体包括安装罩以及发光体,所述安装罩设置于所述发光面层下方并与所述发光面层胶接,所述发光体的至少一部分固定至所述安装罩中。
通过本方案,安装罩对发光体起到保护的作用,避免发光面层的受压损坏发光体,而且能够起到防水防潮的作用。
优选地,所述发光体为LED灯珠,所述安装罩至少顶面为透明罩体。
通过本方案,LED灯珠寿命高,节能且光照强度高,而且能够发出多种规格的光线。
优选地,所述发光体包括灯珠以及光纤,所述光纤延伸至所述安装罩中,所述灯珠设置于所述驱动器中。
通过本方案,光纤能够将光线导向至安装罩中,起到发光和补光的作用,由于光纤的免维护特点,使埋设于路面上的发光机构部分无需维护维修;灯珠设置于驱动器中方便进行维修维护。
优选地,所述光纤向上贯穿所述安装罩并延伸至所述荧光基体中。
通过本方案,光纤直接垂直向上伸入基体中,对光纤起到固定的作用,能够保证光线能够全部进入荧光基体中,避免光照强度的损耗;而且能够使光照更加均匀,避免光纤聚集造成的光斑和阴影产生。
优选地,所述驱动器设置于所述沥青路面的两侧,所述驱动器与所述发光灯体之间设置有排线管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玖鼎环保科技有限公司,未经上海玖鼎环保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296879.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