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桥涵检测方法、计算机及设备在审
申请号: | 202210296292.2 | 申请日: | 2022-03-24 |
公开(公告)号: | CN114894814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8-12 |
发明(设计)人: | 曾天养;王翔;王良波;刘永翔;吴有俊;袁泽昌;黎东龙;杜敬强;罗雷;刘欣 | 申请(专利权)人: | 佛山市公路桥梁工程监测站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N21/95 | 分类号: | G01N21/95;G01N21/88;G06T17/00 |
代理公司: | 广州三环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44202 | 代理人: | 曹万菊 |
地址: | 528000 广东***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桥涵 检测 方法 计算机 设备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桥涵检测方法,包括:获取基准点云数据;获取目标点云数据;将所述目标点云数据与所述基准点云数据匹配在同一个坐标系内;将同一个坐标系内的目标点云数据与基准点云数据进行重合比对得到差异点云数据,所述差异点云数据包括基准差异点云数据和目标差异点云数据;对所述基准差异点云数据和目标差异点云数据进行分析处理以生成分析结果;将所述基准点云数据转换为基准三维模型;将所述目标点云数据转换为目标三维模型;将所述基准三维模型转换为基准VR全景;将所述目标三维模型转换为目标VR全景。相应地,本发明还公开了一种与上述方法相关的计算机和设备。采用本发明,具有检测覆盖面广、安全性高、检测效率和准确性高的优点。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桥涵检测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桥涵检测方法、计算机及设备。
背景技术
桥涵检测包括桥梁外观检测和涵洞外观检测两种检测项目。
桥梁外观检测的检测内容包括:(1)对桥梁进行外观质量检查,包括桥面系、上部结构、支座、下部结构、其它附属设施检查,重点检查混凝土主要承重结构有无出现裂缝;(2)混凝土结构是否存在蜂窝、麻面、露筋现象;(3)混凝土其它外观缺陷和病害;支座安装质量是否满足要求,是否存在脱空及非正常变形情况。
传统的桥梁检测方法是采用桥梁检测车为检测平台,以目视观察为主,并辅以裂缝宽度测量仪、激光测距仪、皮尺、卷尺、塞尺、数码相机等检测工具,对该桥进行了近距离的检查。
桥梁外观检测的检测内容包括:(1)检查涵洞的过水能力;(2)检查进出水口铺砌、翼墙、护坡、挡水墙等是否完整,洞口连接是否平整顺适;(3)涵体涵墙是否渗漏水、开裂、变形或倾斜,强身砌体砂浆是否脱落、石块是否松动、基础是否冲刷掏空;(4)涵身涵顶盖板或涵顶是否开裂、渗漏水、变形下挠;(5)涵底是否淤塞阻水,涵底铺砌是否完整;(6)洞口附件填土是否有渗水、冲刷、空洞,填土是否稳定;(7)涵洞顶路面是否开裂,下沉,行车是否安全。
传统的涵洞检测方法是采用桥梁检测车、移动式挂篮、梯子等作为检测平台,以目视观察为主,并携带裂缝宽度测量仪及皮尺、卷尺和数码相机等检测工具,对该涵洞进行了近距离的检查。
由上可知,传统的桥涵检测方法以人工为主,但特大桥梁的箱室内部光线不足、箱梁高度过高,而且涵洞内部存在光线不足、污水残留、淤泥堆积、有毒气体流动的情况,检测环境十分恶劣,导致检测效率低、检测风险较高,易发生气体中毒、高空坠落等安全事故,而且一些危险地区检测人员无法进入,检测范围有限,容易出现误判漏判病害的情况。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桥涵检测方法、计算机及设备,具有检测覆盖面广、安全性高、检测效率和准确性高的优点。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桥涵检测方法,包括:获取基准点云数据;获取目标点云数据;将所述目标点云数据与所述基准点云数据匹配在同一个坐标系内;将所述目标点云数据与所述基准点云数据进行重合比对得到差异点云数据,所述差异点云数据包括基准差异点云数据和目标差异点云数据;对所述基准差异点云数据和目标差异点云数据进行分析处理以生成分析结果;将所述基准点云数据转换为基准三维模型;将所述目标点云数据转换为目标三维模型;将所述基准三维模型转换为基准VR全景;将所述目标三维模型转换为目标VR全景。
作为上述方案的改进,所述对所述基准差异点云数据和目标差异点云数据进行分析处理以生成分析结果的步骤包括:判断所述目标差异点云数据中的三维坐标与所述基准差异点云数据中的三维坐标是否一致,判断为否时,判定目标区域出现缺陷,判断为是时,判断所述目标差异点云数据中的激光反射强度是否小于预设激光反射强度,当所述目标差异点云数据中的激光反射强度小于预设激光反射强度时,判定目标区域出现渗漏水,当所述目标差异点云数据中的激光反射强度大于或等于预设激光反射强度时,判定目标区域正常。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佛山市公路桥梁工程监测站有限公司,未经佛山市公路桥梁工程监测站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296292.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