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消化内科用立体式异物钳在审
申请号: | 202210293315.4 | 申请日: | 2022-03-23 |
公开(公告)号: | CN114886530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8-12 |
发明(设计)人: | 张瑞昕;刘立新;武宝峰;何兴月;张安红;赵婧媛 | 申请(专利权)人: | 张瑞昕 |
主分类号: | A61B17/50 | 分类号: | A61B17/50;A61B17/28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030000 山*** | 国省代码: | 山西;1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消化 内科 立体 异物 | ||
本发明提供一种消化内科用立体式异物钳,属于异物钳技术领域。包括钳体总成、手操总成、辅助夹持总成、弹片限位总成;钳体总成通过软连套连接在手操总成中,三组主夹杆通过连接连杆与夹持导柱连接,夹持导柱通过软性操作齿柱与手操总成连接,通过对手操总成的操作可实现软性操作齿柱的伸缩移动,从而带动钳体总成中三组主夹杆及主夹持头的张开及夹紧的动作,通过三点定位实现对异物的稳定夹持工作;同时每组主夹杆上还连接有辅助夹持总成,辅助夹持总成三组辅夹连杆及辅夹头可与主夹持头同步的进行夹持动作,进一步增加夹持的成功率,辅夹杆与辅夹连杆之间还设有弹片限位总成,用于限制辅夹连杆的移动方向,保证辅夹头与主夹持头的同步。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异物钳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消化内科用立体式异物钳。
背景技术
消化道异物是临床急诊最常见的疾病之一,多发生于儿童和老年人,儿童易误吞异物,老年人由于牙齿脱落、咽反射迟钝及有活动义齿等,可造成误咽,异物易滞留在消化道弯曲及生理狭窄处,较大且锐利的异物可能引起梗阻、消化道黏膜损伤甚至引起出血、穿孔等并发症。异物钳便是解决此类疾病最常用的医疗器械,其主要作用是辅助医生夹取和清除患者消化道内的异物。
如现有技术(CN 109044490 A)公开的消化内科用异物钳,包括支撑杆,支撑杆一表面固定有一把手;把手一表面设置有防滑凹槽;把手一表面设置有控制面板;支撑杆一端面开设有一开口;开口一表面固定有一微型电机;微型电机输出轴一端通过联轴器固定有一转轴;转轴周侧面固定有主动轮;主动轮周侧面转动连接有第一夹持杆和第二夹持杆。通过微型电机、主动轮、第一夹持杆和第二夹持杆的作用,达到第一夹持杆与第二夹持杆在0-180°之间调节的目的,并实现第一夹持杆与第二夹持杆的自动同步开合调节,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调节过程的精确性。
然而在实际的工作过程中,这种两点式的夹持方式,由于与异物的接触位置较少,不能形成较为牢靠的夹持,存在夹持过程中,异物脱落的风险;一次夹持取出异物的成功率较低,同时也增加了患者的痛苦以及出血风险。
发明内容
为解决背景技术中存在的问题,发明提供一种消化内科用立体式异物钳,包括手操总成、钳体总成、辅助夹持总成和弹片限位总成,所述钳体总成包括顶固座、夹持导柱、联臂、主夹杆、连接连杆、主夹持头,所述辅助夹持总成包括辅夹杆、辅夹连轴、辅夹头,所述弹片限位总成包括限位弹片;
所述钳体总成中的顶固座为设置基体,所述顶固座为三叉形结构,所述顶固座中竖直的滑动插接有夹持导柱,所述夹持导柱的下端均匀固定有三组联臂,所述顶固座三叉结构的每组叉臂的下端都旋接有主夹杆,每组所述联臂的外端都旋接有连接连杆,数组所述连接连杆的下端都旋接在对应的主夹杆中,每组所述主夹杆的下端内侧都固定有两组主夹持头;
所述手操总成驱动连接在夹持导柱的顶端,可带动夹持导柱的自动移动;
所述辅助夹持总成中的三组辅夹杆的顶端分别旋接在对应的联臂的内侧,每组所述辅夹杆的下端都旋接有辅夹连杆,每组所述辅夹连杆的下端都旋接在对应的主夹杆的底端,每组所述辅夹连杆的下端内侧都连接固定有辅夹头,且所述辅夹头位于对应的两组主夹持头之间;
所述弹片限位总成中的限位弹片的两侧分别连接在对应的辅夹杆与辅夹连杆之间,所述限位弹片的后端卡接在对应的主夹杆的内槽面。
所述钳体总成中的顶固座的三叉结构的每组叉臂下侧都设有固臂,所述顶固座的三叉结构的每组叉臂上口开设有固臂连孔,每组所述固臂的上端与固臂连孔对应的位置上都连接固定有固臂连柱,所述固臂通过上端的固臂连柱连接固定在对应的固臂连孔中;
所述顶固座主面的中间位置开设有夹持导座,所述夹持导柱滑动连接在夹持导座中;
所述夹持导柱的下端连接固定有底联座,三组所述联臂均匀的设于底联座的下端,所述底联座的主面均匀的开设有数组联臂固孔,所述联臂的顶端固定连接有联臂柱,所述联臂通过顶端的联臂柱连接固定在对应的联臂固孔中;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张瑞昕,未经张瑞昕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293315.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混凝土透水性实验设备
- 下一篇:18β-甘草次酸脂质体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