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具有双层内胆的电压力煲在审
申请号: | 202210291925.0 | 申请日: | 2022-03-23 |
公开(公告)号: | CN114617421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6-14 |
发明(设计)人: | 朱勇霞;尚敏 | 申请(专利权)人: | 朱勇霞 |
主分类号: | A47J27/00 | 分类号: | A47J27/00;A47J36/00;A47J36/06;A47J36/38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24000 江苏省盐城市***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具有 双层 内胆 压力 | ||
本发明涉及厨房烹饪器具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具有双层内胆的电压力煲;包括煲体、煲盖、内胆、传温机构和加热机构,煲体的上端铰接有煲盖,煲盖中部开设有圆柱形凹槽,凹槽内部下到上依此设有转动块和固定块,转动块底壁开设有置料槽,凹槽底壁开始有排料口,固定块的外表面上端设有把手,固定块和把手中间开设有通孔,通孔内部设有转动杆,转动杆的下端与转动块固定连接,转动杆上端固定连接有限位块,煲体内部设有内胆,煲体的右侧设有传温机构,煲体的内部下端位置固定连接有加热机构;通过旋转限位块从而使得转动杆带动转动块转动,置料槽内的调料就可以通过排料口放入烹饪的食品中,避免了需要中途开盖的操作步骤。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厨房烹饪器具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具有双层内胆的电压力煲。
背景技术
电压力煲,是传统电压力锅的升级换代产品,操作方便、功能多、省时、节能、环保,属于智能型厨房电器。电压力煲内部由限压阀、浮子阀、压力开关、限温器、发热盘、防堵罩等零件组成,通过内置电脑程序进行烹饪,可根据食物营养不同而设定多种烹饪程序,对食物味道和营养的把控更加精细;电压力煲功能集电饭煲、压力锅、焖烧锅、电炖锅、烤箱于一体,除了具备普通电压力锅蒸、煮、焖、炖等功能外,还设有特色烹饪功能,如无水焗、煲汤、做蛋糕等;
但是,在使用电压力煲进行烹饪时,由于新手操作因为马虎大意加热过程中会忘记添加调料,但压力煲不可中途开盖,一方面中途泄压打开再加压焖煮效果会有影响,也耗时耗电。
鉴于此,为了克服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设计了一种具有双层内胆的电压力煲,解决了上述技术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在使用电压力煲进行烹饪时,如何在不开盖的情况下添加调料。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具有双层内胆的电压力煲,包括煲体、煲盖、内胆、传温机构和加热机构,煲体的上端铰接有煲盖,煲盖中部开设有圆柱形凹槽,凹槽内部下到上依次设有转动块和固定块,转动块与凹槽内壁转动密封连接,转动块底壁开设有置料槽,凹槽底壁开始有排料口,固定块与凹槽内壁螺纹连接,固定块的外表面上端设有把手,固定块和把手中间开设有通孔,通孔内部设有转动杆,转动杆的下端与转动块固定连接,转动杆上端固定连接有限位块,煲体内部设有内胆,煲体的右侧设有传温机构,传温机构用于对煲体内的温度监控,煲体的内部下端位置固定连接有加热机构。
优选的,置料槽分成多个,每个置料槽的槽口和排料口大小相同。
优选的,凹槽底壁和固定块开设有处于同一轴线大小的泄气孔,转动块上表面开设有与泄气孔大小相同的连通孔,连通孔和泄气孔之间的位置小于置料槽和排料口之间的距离。
优选的,限位块表面设有箭头,把手表面设有相应的刻度标记。
优选的,固定块顶端的泄气孔固定连接有“L”型管。
优选的,内胆为双层内胆,两层内胆材料不同。
优选的,传温机构包括固定板、导热杆、第一磁铁、第一弹簧和温度监控器,传温机构的内部空腔位置设有固定板,固定板上滑动连接有导热杆,导热杆的右端固定连接有第一磁铁,第一磁铁和固定板通过第一弹簧连接,导热杆的另一侧位置设有温度监控器,温度监控器位于煲体外部,所述内胆表面固定连接有第二磁铁。
优选的,加热机构包括滑筒、第二弹簧、滑杆、加热盘和L形滑块,加热机构的下端固定连接有滑筒,滑筒的内部设有第二弹簧,第二弹簧上设有滑杆,滑杆在滑筒内部滑动,滑杆的另一端固定连接有加热盘,加热盘的一侧位置固定连接有L形滑块,L形滑块在煲体的内部侧边滑动。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如下:
1.本发明的一种具有双层内胆的电压力煲,通过旋转限位块从而使得转动杆带动转动块转动,置料槽内的调料就可以通过排料口放入烹饪的食品中,避免了需要中途开盖的操作步骤。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朱勇霞,未经朱勇霞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291925.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