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新能源汽车用电机便携安装结构及新能源汽车用电机有效
申请号: | 202210291241.0 | 申请日: | 2022-03-23 |
公开(公告)号: | CN114506197B | 公开(公告)日: | 2022-11-29 |
发明(设计)人: | 陈泓 | 申请(专利权)人: | 无锡泓阳电动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0K1/00 | 分类号: | B60K1/00 |
代理公司: | 无锡睿升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2376 | 代理人: | 姬颖敏 |
地址: | 214183 ***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新能源 汽车 用电 便携 安装 结构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新能源汽车用电机便携安装结构及新能源汽车用电机,包括两个固定支架,两个所述固定支架的一侧均开设有连接孔,两个所述连接孔内均固定套接有固定螺栓。本发明提出了一种新能源汽车用电机便携安装结构及新能源汽车用电机,降低了电机安装过程中对工作人员的素质要求,同时也避免了工作人员通过肢体等对悬置的电机进行引导等不规范操作引发较大的安全事故,降低了车架内部复杂结构对安装过程的影响和电机的安装难度,安装方式简单,有利于电机的拆装维护,提高了电机本体的安装效率,避免了电机本体在安装过程中需要工作人员不断调整固定孔使其与限位孔对齐,进一步提高了电机本体的安装效率,降低了工作人员的工作负荷。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电机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新能源汽车用电机便携安装结构及新能源汽车用电机。
背景技术
电机即电动汽车的驱动机,由于电动汽车采用动力电池作为车载能源,其容量受到限制,为尽可能的延长续驶里程,大多数驱动系统都采用了能量回馈技术,即在汽车制动时,通过控制器将车轮损耗的动能反馈到电池中,并使电机处于发电状态,将发出的电输送到电池中。
现有的新能源电动汽车用的车用电机大多为三合一电机,集成部件多,重量大,一般采用吊装工具对电机进行吊装,待吊装工具将电机吊装至对应位置后,通过工作人员进行辅助以将电机上的相关安装点与安装位置的安装点进行对齐,随后通过若干紧固螺栓将三合一电机进行固定,该安装方式在操作过程中易受工作人员工作素质的影响,若工作人员的操作不规范易引发较大的安全事故,同时车身内部结构复杂,增加了安装难度,安装方式繁琐,严重影响了车用电机的安装效率,因此,本申请提出一种新能源汽车用电机便携安装结构及新能源汽车用电机来满足需求。
发明内容
本申请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新能源汽车用电机便携安装结构及新能源汽车用电机,以解决现有车用电机的安装方式在操作过程中易受工作人员工作素质的影响,若工作人员的操作不规范易引发较大的安全事故,同时车身内部结构复杂,增加了安装难度,安装方式繁琐,严重影响了车用电机的安装效率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申请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新能源汽车用电机便携安装结构,包括两个固定支架,两个所述固定支架的一侧均开设有连接孔,两个所述连接孔内均固定套接有固定螺栓,两个所述固定螺栓的外侧分别转动套接有第一导向板和第二导向板,所述第一导向板和所述第二导向板的一侧均开设有若干限位孔;
一对所述固定支架上均安装有支撑部件,所述第一导向板上安装有相连接的传动部件和限位部件,位于所述第一导向板一侧的所述支撑部件与所述传动部件相连接。该侧所述支撑部件通过所述传动部件带动所述限位部件对所述电机进行引导和限位;
位于所述第二导向板一侧的所述支撑部件与所述第二导向板的一侧抵触,用于对所述第二导向板提供弹性支撑,并通过所述第二导向板对电机进行引导。
进一步地,两个所述固定支架的一侧均关于所述固定支架的中心对称固定安装有两个固定板,四个所述固定板的一侧均开设有若干安装孔。
进一步地,所述支撑部件包括固定安装在所述固定支架内侧的固定座,所述固定支架的两侧均开设有第一滑槽,两个所述第一滑槽内滑动套接有同一第一滑杆,所述第一滑杆的外侧滑动套接有第一连杆,所述固定座的一侧固定连接有弹簧,所述弹簧的一端与所述第一连杆的一侧固定连接,所述第一连杆的一侧开设有第二滑槽,所述第一滑杆通过所述第二滑槽与所述第一连杆滑动套接,所述第二滑槽套设在所述固定座的外侧,所述第一连杆的一端固定套接有U型球头杆。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连杆的一端与所述固定支架的内侧抵触。
进一步地,所述第二滑槽为腰型槽。
进一步地,所述固定座的一侧开设有退让槽,所述固定座的一侧固定安装有加强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无锡泓阳电动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无锡泓阳电动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291241.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菊花脑单萜合酶基因CnTPS2及其应用
- 下一篇:牛赤羽病病毒疫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