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用于沉井的混凝土及其浇注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210290615.7 | 申请日: | 2022-03-23 |
公开(公告)号: | CN114620986B | 公开(公告)日: | 2022-12-13 |
发明(设计)人: | 谢祥明;钟哲;钟砥宁;姚楚康;胡磊;余青山;李震钦;衡华清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东水电二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4B28/04 | 分类号: | C04B28/04;E02D23/00;E02D15/06;C04B18/16;C04B24/38 |
代理公司: | 北京精金石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470 | 代理人: | 尉月丽 |
地址: | 511340 广东省广州市增城区新塘***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沉井 混凝土 及其 浇注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沉井的混凝土及其浇注方法,所述混凝土,包括以下重量份的组分:水泥180‑260份、粉煤灰110‑150份、粗骨料400‑800份、细骨料450‑570份、复合抗分散剂12‑25份和水90‑130份。所述浇注方法为:采用垂直导管法,灌注上述的混凝土。本发明的流动性好,无需振捣,施工速度快,以建筑垃圾再生骨料为粗骨料,降低了对天然骨料的依赖,降低了施工成本;同时,通过复合抗分散剂的加入提高了混凝土的抗离析性能,有效解决了深水沉井混凝土灌注密实性差,强度低的问题。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沉井施工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用于沉井的混凝土及其浇注方法。
背景技术
沉井是一种在地面上预先制作,通过取除井内土体的方法使之下沉到地下某一深度的井体结构。沉井施工方法是修筑地下构筑物或深基础工程特殊而重要的施工工法。由于沉井施工具有所需施工作业面较小、在施工过程中不会给周边环境造成严重影响等特点,目前,沉井施工被越来越广泛地应用于市政工程中,且呈现出使用范围愈加广泛的趋势。
沉井井壁与封底混凝土一般采用水下浇筑的方式进行施工,在沉井混凝土水下作业时,水深通常可达数十米。众所周知,水泥虽然是水硬性材料,但若将混凝土拌合物直接倾倒于水中,由于下落、流动过程中水的冲洗作用,混凝土骨料将与水泥严重分离,部分水泥被水流带走,部分长期处于悬浮状态。当水泥下沉时,往往已呈凝固状态,失去胶结骨料的能力。这样在水中直接浇筑的混凝土拌合物常常呈现出砂石骨料松散堆积、中间夹杂薄而强度很低的水泥絮凝体或水泥渣的情况,对于沉井基础而言,这一现象极易出现在首先浇筑、受到水洗更严重的井壁根部,直接影响填充混凝土与外侧井壁的协同受力及结构物的整体承载力,给工程建设质量造成隐患。如何保证混凝土的密实、不脱开,成为井壁水下混凝土配合比设计需要研究的课题。
CN111364469A公开了一种水下混凝土灌注装置和施工方法及其在超大深水沉井基础中的应用,所述水下混凝土施工方法的步骤为:首先灌注抗分散混凝土,覆盖井壁与基底底部,结束后静停5-10min;再灌注自密实混凝土。具体的所述抗分散混凝土的材料组成按重量份数计,包括:42.5级以上硅酸盐或普通硅酸盐水泥300-400份,Ⅱ级以上粉煤灰0-100份,S95级以上矿粉0-60份,细度模数2.3-3.0的河砂700-900份,最大粒径≤20mm的连续级配或二级配碎石800-1000份,饮用水180-220份,抗分散剂5-15份,减水率不低于25%的聚羧酸高性能减水剂8-15份,所述自密实混凝土的组成按重量份数计,包括:42.5级以上硅酸盐或普通硅酸盐水泥250-350份,Ⅱ级以上粉煤灰0-150份,S95级以上矿粉0-60份,细度模数2.3-3.0的河砂700-900份,最大粒径≤20mm的连续级配或二级配碎石800-1000份,饮用水160-190份,减水率不低于25%的聚羧酸高性能减水剂4-10份。该发明所述水下混凝土施工方法适用于超大深水沉井基础的施工,可有效解决超大深水沉井基础水下混凝土极易水洗离析、强度显著下降、灌注不密实等难题,保障工程施工质量。
目前沉井施工的设计方法与施工工艺日趋成熟,但相对沉井专用混凝土的研究相对较少,开发一种沉井专用的混凝土,保障长时间水下浇筑施工条件下混凝土的良好工作性能,具有重要的意义。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用于沉井的混凝土及其浇注方法。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以下的技术方案:
一种用于沉井的混凝土,包括以下重量份的组分:水泥180-260份、粉煤灰110-150份、粗骨料400-800份、细骨料450-570份、复合抗分散剂12-25份和水90-130份。
优选地,所述复合抗分散剂包括絮凝剂、膨胀剂、可溶性大豆多糖和硅灰。
优选地,所述絮凝剂、膨胀剂、可溶性大豆多糖和硅灰的质量比为3-7:1-3:2-4:1。
优选地,所述絮凝剂为聚丙烯酰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东水电二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广东水电二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290615.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