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脂质体纳米粒子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在审
| 申请号: | 202210289007.4 | 申请日: | 2022-03-23 |
| 公开(公告)号: | CN114632071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6-17 |
| 发明(设计)人: | 李奚;武云云;李迪一 | 申请(专利权)人: | 长春工业大学 |
| 主分类号: | A61K9/51 | 分类号: | A61K9/51;A61K47/46;A61K47/42;A61K41/00;A61K49/00;A61P35/00 |
| 代理公司: | 长春众邦菁华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22214 | 代理人: | 周蕾 |
| 地址: | 130012 吉林*** | 国省代码: | 吉林;2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脂质体 纳米 粒子 及其 制备 方法 应用 | ||
本发明涉及一种脂质体纳米粒子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涉及药物运输系统技术领域。本发明提供的脂质体纳米粒子,是由大豆卵磷脂、胆固醇、DSPE‑PEG2000、C18‑TAT肽组成的脂膜和夹在疏水的磷脂双分子层中间的IR780,与TRP‑2肽在水中自组装形成的TLipIT纳米粒子,并且将该纳米粒子被中性粒细胞内吞,获得的这种中性粒细胞运载的脂质体纳米粒子才能够顺利穿过血管内皮系统靶向炎症区。并且脂质体纳米粒子对中性粒细胞没有细胞毒性。因此本发明能够实现中性粒细胞载体靶向运载脂质体纳米粒子到术后肿瘤的炎症区,在肿瘤区高浓度炎症因子的作用下,中性粒细胞破裂释放纳米粒子,纳米粒子对肿瘤进一步杀伤。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药物运输系统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脂质体纳米粒子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背景技术
以纳米粒子为运载体的药物传输系统,纳米粒子能够通过EPR效应被动靶向到肿瘤,在多种肿瘤类型的小鼠中已经观察到通过EPR效应在肿瘤中优先积聚纳米颗粒。但有证据表明,平均只有0.7%的注射纳米颗粒在肿瘤组织中被检测到,因此纳米粒子的靶向性仍受挑战。为了提高纳米粒子的靶向性,通常是在纳米粒子表面修饰抗体、靶向肽、适配体等,但是抗体和适配体通常具有较差的特异性,结构不稳定和机体内存在大量的酶,如核酸酶和蛋白酶,容易使蛋白质和适配体降解,降低了靶向效率。由于常规性在纳米粒子表面修饰特定的肿瘤标记物将药物运送到特定的肿瘤部位,通常这些标记对术后残留微量肿瘤细胞的特异性并不明显,无法达到完美的预后效果。
中性粒细胞是一种多核白细胞,在免疫响应中起着重要作用。在炎症因子作用下,中性粒细胞被活化,并且能够沿着炎症因子的浓度梯度靶向到炎症部位。肿瘤组织经手术切除后,会在手术部位产生大量的炎症因子,炎症因子经血液循环后产生由高到低的浓度梯度。中性粒细胞能够响应炎症因子由低浓度迁移到高浓度,在高浓度的炎症因子作用下,中性粒细胞发生破裂,释放内容物。因此,以中性粒细胞为运载体,纳米粒子在体外经中性粒细胞摄取后,在炎症因子作用下,中性粒细胞携带纳米粒子能够主动靶向到术后肿瘤区,在肿瘤区高浓度炎症因子的作用下,中性粒细胞破裂释放纳米粒子,纳米粒子对肿瘤进一步杀伤。基于此本发明研究了中性粒细胞为载体靶向运载脂质体纳米粒子到术后肿瘤的炎症区。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现有技术中的技术问题,提供一种脂质体纳米粒子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具体如下:
本发明提供一种脂质体纳米粒子,其为中性粒细胞运载的脂质体纳米粒子;所述脂质体纳米粒子是由大豆卵磷脂(SPC)、胆固醇(Chol)、DSPE-PEG2000(甲氧基聚乙二醇2000磷脂)、C18-TAT(十八碳-细胞透膜肽)肽组成的脂膜和夹在疏水的磷脂双分子层中间的IR780(IR780碘化物),与TRP-2肽(酪氨酸酶相关蛋白2肽)在水中自组装形成的TLipIT纳米粒子。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大豆卵磷脂、胆固醇、DSPE-PEG2000、C18-TAT肽和IR780的摩尔比为11:45:4:10:15。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脂质体纳米粒子的粒径为180.4±10.2nm。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脂质体纳米粒子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将胆固醇(Chol)、大豆卵磷脂(SPC)、DSPE-PEG2000、C18-TAT和IR780溶解在氯仿中,混合溶液通过旋转真空蒸发,形成一层薄脂膜,所述IR780夹在疏水的磷脂双分子层中间;
步骤2、将步骤1得到的脂膜真空干燥后,加入含有TRP-2肽的PBS溶液,水化超声后,磷脂分子在水中自组装,形成TLipIT纳米粒子,滤膜过滤后用透析袋透析过夜后,得到TLipIT纳米粒子溶液;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长春工业大学,未经长春工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289007.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