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基于数字包裹的跨网段文件交换方法和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2210284919.2 | 申请日: | 2022-03-23 |
公开(公告)号: | CN114390047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4-22 |
发明(设计)人: | 徐玉峰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国联政信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L67/06 | 分类号: | H04L67/06;H04L67/1095;H04L67/565;H04L9/40 |
代理公司: | 北京细软智谷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471 | 代理人: | 赵越 |
地址: | 100071 北京市丰台区南四环西路18***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基于 数字 包裹 网段 文件 交换 方法 装置 | ||
本申请涉及一种基于数字包裹的跨网段文件交换方法和装置,所述方法包括:在监听到待传输文件产生时,将所述待传输文件写入临时文件夹;将同一批次的待传输文件封装进一个数字包裹;检查数字包裹的完整性,将完整的数字包裹移动到需同步文件夹中;从所述需同步文件夹中取出数字包裹,并将其通过单向传输通道发送到接收端,以使所述接收端解析并执行所述数字包裹中的任务。本申请的方案通过持续性的数据监听,实现了自动化的数据处理;当有新数据产生时,实时将数据打包并传输,减少了人工操作,提升了工作效率;将被传输的文件封装为数字包裹,可以确保一个批次业务数据的完整性和正确性,同时可以防止后续的篡改行为。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计算机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基于数字包裹的跨网段文件交换方法和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企业数字化转型逐步深入,企业的业务开展,越来越依赖于不断增加的办公、生产、研发等IT系统,也越来越频繁地需要与外部进行持续大量的内外网文件交换。内外网文件安全交换是一个既符合隔离安全要求,又能便捷进行数据交换的解决方案,可满足企业对于内外网文件交换的安全、高效、便捷、管理等方面的需求。
相关技术中,市场上使用的方案是通过人工数据打包,通过安全隔离光闸(FGAP)实现内外网交互,交换后手动进行数据解析归类、处理业务,无法实现自动化数据打包、解析处理,摆渡方式落后,生产效率低下。
发明内容
为至少在一定程度上克服相关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本申请提供一种基于数字包裹的跨网段文件交换方法和装置。
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第一方面,提供一种基于数字包裹的跨网段文件交换方法,包括:
在监听到待传输文件产生时,将所述待传输文件写入临时文件夹;
将同一批次的待传输文件封装进一个数字包裹;
检查数字包裹的完整性,将完整的数字包裹移动到需同步文件夹中;
从所述需同步文件夹中取出数字包裹,并将其通过单向传输通道发送到接收端,以使所述接收端解析并执行所述数字包裹中的任务。
进一步地,所述将同一批次的待传输文件封装进一个数字包裹,包括:
根据所述待传输文件的文件类型,按照预设的命名规则对相应的数字包裹进行命名;
其中,所述文件类型包括:数据库文件、http调用文件和/或心跳检测文件;不同的文件类型对应不同的命名规则。
进一步地,所述将同一批次的待传输文件封装进一个数字包裹,还包括:
为每一个数字包裹添加特征标识;
相应地,所述检查数字包裹的完整性,包括:
根据所述特征标识确定数字包裹的完整性。
进一步地,所述特征标识为文件大小;
所述为每一个数字包裹添加特征标识,包括:
将文件大小添加到文件名称中;
相应地,所述根据所述特征标识确定数字包裹的完整性,包括:
将数字包裹的实际大小和数字包裹名称中的大小进行对比;
如果相同则数字包裹完整,如果不相同则数字包裹不完整。
进一步地,所述将同一批次的待传输文件封装进一个数字包裹,还包括:
生成一个包含所述数字包裹的内容信息和投递信息的元数据;
将所述数字包裹及其对应的元数据同步进行移动和传输。
进一步地,所述方法还包括服务端宕机检测,具体包括:
第一服务端以预设频率定时向第二服务端发送检测消息;
第二服务端每次收到检测消息后,都向第一服务端反馈一个响应消息;
如果第一服务端连续N次未收到响应消息,则判定第二服务端宕机,以预设的告警方式发出告警信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国联政信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北京国联政信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284919.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