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穿戴式助盲器在审
申请号: | 202210283432.2 | 申请日: | 2022-03-22 |
公开(公告)号: | CN114642579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6-21 |
发明(设计)人: | 张硕;赵贵生;张笑飞;马骢 | 申请(专利权)人: | 池浩 |
主分类号: | A61H3/06 | 分类号: | A61H3/06;A61F9/08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创世宏景专利商标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493 | 代理人: | 王鹏鑫 |
地址: | 100123 北京市朝阳***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穿戴 式助盲器 | ||
1.一种穿戴式助盲器,其特征在于,包括:
佩戴部,配置成能够被佩戴者佩戴;
本体部,与所述佩戴部连接;以及
电极刺激部,设置于所述本体部,配置成受控地向所述佩戴者提供电极刺激,其中,所述电极刺激能够指示路面的地形信息和/或所述佩戴者所处的场景信息。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穿戴式助盲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路面的地形信息包括平缓路面、砂砾路面、坡面以及台阶面中的至少一种。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穿戴式助盲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极刺激部进一步配置成在地形即将改变的节点处向所述佩戴者提供电极刺激,其中所述电极刺激能够指示路面的地形信息。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穿戴式助盲器,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震动刺激部,设置于所述本体部,配置成在行走方向即将改变为预设行走方向的节点处向所述佩戴者提供震动刺激。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穿戴式助盲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本体部包括:背对所述佩戴者一侧的外壳和面对所述佩戴者一侧的内壳,所述外壳与所述内壳共同限定形成容纳空间;
所述震动刺激部设置于所述容纳空间内,所述电极刺激部自所述容纳空间延伸至所述内壳的外表面。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穿戴式助盲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佩戴部为带体,所述本体部与所述带体共同形成环形结构,以佩戴于所述佩戴者的肢体,
所述本体部还包括:装配部,设置于所述容纳空间内,所述震动刺激部和所述电极刺激部安装于所述装配部;
其中,所述内壳由柔性材料制成,
所述装配部沿厚度方向与所述外壳可滑动地连接,
所述穿戴式助盲器还包括:调节部,配置成使得所述装配部能够沿厚度方向相对于所述外壳滑动,以调节所述环形结构的松紧度。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穿戴式助盲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调节部包括:
气囊,安装于所述装配部背对所述佩戴者的一侧,且面对所述外壳设置;和
气泵,安装于所述装配部,所述气泵配置成受控地向所述气囊充气或抽气,以通过调节所述气囊的厚度使得所述装配部能够沿厚度方向相对于所述外壳滑动。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穿戴式助盲器,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压力传感器,安装于所述装配部面对所述佩戴者的一侧,用于采集所述佩戴者的佩戴部位的压力数据;
所述气泵进一步配置成根据所述压力传感器采集的压力数据调节所述气囊的厚度。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穿戴式助盲器,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电路板,安装于所述装配部,且面对所述内壳设置,所述电极刺激部设置于所述电路板。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穿戴式助盲器,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无线数据传输部,设置于所述电路板上,配置成接收与行走方向即将改变为预设行走方向的节点、和/或所述路面的地形即将改变的节点、和/或预设场景相关的提示信息;和
处理器,设置于所述电路板上,配置成当所述无线数据传输部接收到所述提示信息时,控制所述震动刺激部和/或所述电极刺激部开启。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穿戴式助盲器,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位置传感器,设置于所述本体部,用于采集所述本体部的位置数据;
所述无线数据传输部还配置成实时向外发送所述传感器采集的位置数据。
12.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穿戴式助盲器,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电池,设置于所述容纳空间,所述电池与所述处理器电性连接,以由所述处理器控制所述电池向其他用电元件供电。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池浩,未经池浩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283432.2/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