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基于涡激振动的可发电海洋垃圾桶机有效
申请号: | 202210281338.3 | 申请日: | 2022-03-21 |
公开(公告)号: | CN114604541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4-07 |
发明(设计)人: | 祝锋;任俊玮;王贝贝;孟德鸿;吴伯驹;任广毫;邓宇杰;王喆;宋雨晨;刘俊宇 | 申请(专利权)人: | 武汉理工大学 |
主分类号: | B65F1/14 | 分类号: | B65F1/14;F03B13/00 |
代理公司: | 湖北武汉永嘉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42102 | 代理人: | 张惠玲 |
地址: | 430070 湖***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基于 振动 发电 海洋 垃圾桶 | ||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涡激振动的可发电海洋垃圾桶机,包括设置于底部的振动传动机构,所述振动传动机构上部设置有气缸体,所述气缸体上部设置有垃圾收集箱;所述涡激振子纵向振动,带动所述齿条上下运动,所述齿条上下移动带动为齿轮转动,所述齿轮转动使发电机动子旋转进行切割磁感线运动,带动所述传动推杆上下运动,所述传动推杆上下移动带动为活塞上下移动,所述活塞与缸体套筒啮合,所述缸体套筒在活塞的往复运动中将水吸入再从出水管组内排除,运动的水流带动垃圾流入垃圾收集箱当中,实现垃圾收集。本发明能够实现对海流能的利用和垃圾的收集,多个单体配合安放形成的垃圾收集群,将更加充分的利用海水的波浪能,并实现高效的清洁。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海洋垃圾收集及发电设备,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基于涡激振动的可发电海洋垃圾桶机。
背景技术
近年来,海洋环境的污染正变得日益严重,致使海洋垃圾普遍增多,不仅对船舶航行安全造成影响,还威胁到海洋生物的生存。每年全球有1200多万吨塑料进入海洋,对海洋生物、渔业、旅游业造成高达80亿美元的经济损失,导致上百万只海鸟、10万头海洋哺乳动物以及难以计数的鱼类死亡。海洋、河流的漂浮垃圾处理工作一直是环保难题。受降雨等影响,每年有大量垃圾进入海洋、河水中形成垃圾漂浮带,对人们生活及水生物造成严重的危害。而当前,并没有高效节能的方法来解决这一问题。海洋垃圾的处理大多也是使用海洋垃圾回收船,大多数垃圾处理装置也都处于试运行阶段,海洋垃圾回收方法为近海垃圾人工回收或海洋垃圾回收船,新型海洋垃圾回收装置大多处于理论研究或试验阶段。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基于涡激振动的可发电海洋垃圾桶机,其利用涡激振动获能原理进行发电,适于较低流速环境的低成本海流能发电方式,同时涡激振动带动气缸体内活塞运动,在进水阀处形成涡流使周围的漂浮垃圾流到垃圾收集箱附近,当活塞向上运行时,排水阀打开,进水阀关闭,将吸入的水从排水口排出,同时推动垃圾流到垃圾收集箱中,集发电和垃圾收集于一体,具有节能减排、结构简单、安装方便的优点。
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构造一种基于涡激振动的可发电海洋垃圾桶机,其特征在于,包括设置于底部的振动传动机构,所述振动传动机构上部设置有气缸体,所述气缸体上部设置有垃圾收集箱;
所述振动传动机构包括机架,所述机架底端设置有涡激振子,所述机架中部设置有传动推杆,所述机架上部设置发电模块,所述机架上部两侧设置有往返滑轨;
所述气缸体包括缸体保护外壳,所述缸体保护外壳上设置有单向止回阀和出水管组;所述缸体保护外壳包括分别与机架固定连接的上架和下架,所述单向止回阀包括单向进水止回阀和单向出水止回阀,所述上架上部设置单向进水止回阀,所述上架的内侧设置单向出水止回阀;
所述缸体保护外壳内设置有缸体套筒,所述缸体套筒内设置有活塞,所述活塞下端设置有活塞杆,所述活塞杆与传动推杆相接,在传动推杆的作用下,所述活塞通过往返滑轨在缸体套筒内上下移动,带动所述缸体套筒内的水通过单向出水止回阀流出出水管组;
所述垃圾收集箱包括可拆卸的方形收集笼,所述方形收集笼底部固定设置有浮水台,所述方形收集笼侧面设置有移动轴座,所述方形收集笼入口处设置有逆向挡盖;
所述发电模块与机架通过滑动轨道滑动连接,所述发电模块包括连杆,所述机架上部设置有齿轮,所述滑动轨道设置在连杆的侧面中部,所述连杆上部设置有齿条,所述齿条与齿轮相啮合;
所述机架与缸体保护外壳固定连接,所述移动轴座与所述缸体保护外壳固定连接。
所述涡激振子纵向振动,带动所述齿条上下运动,所述齿条上下移动带动为齿轮转动,所述齿轮外接发电机,所述齿轮转动使发电机动子旋转进行切割磁感线运动,产生感应电动势最终发电;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武汉理工大学,未经武汉理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281338.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