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用户位置不确定下NOMA无人机通信系统的和速率最大化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210281280.2 | 申请日: | 2022-03-21 |
公开(公告)号: | CN114679787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6-28 |
发明(设计)人: | 王正强;张浩;刘洋;万晓榆;樊自甫;骆江涛 | 申请(专利权)人: | 重庆邮电大学 |
主分类号: | H04W72/04 | 分类号: | H04W72/04 |
代理公司: | 重庆市恒信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50102 | 代理人: | 刘小红 |
地址: | 400065 重*** | 国省代码: | 重庆;50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用户 位置 不确 定下 noma 无人机 通信 系统 速率 最大化 方法 | ||
1.一种用户位置不确定下NOMA无人机通信系统的和速率最大化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根据一种用户位置不确定下NOMA无人机通信系统的和速率最大化方法构建基于NOMA的无人机通信系统,在这个系统中考虑用户位置不确定性、最小用户速率门限、二进制解码顺序,通过这些约束条件构建联合优化无人机的位置、无人机功率分配来最大化系统和速率;
在下行网络中无人机作为热点覆盖地面的用户,单个无人机采用单天线向配有单天线的K个地面用户发送广播信号,无人机的最大发射功率为Puav,无人机的飞行高度表示为H,无人机的部署位置表示为q=[x,y],地面用户的位置表示成wm=[xm,ym]T,m=1,...,K,对于无人机发送给地面用户的信号具有相同的频带,采用在功率域上进行叠加的NOMA协议进行发送,在无人机估计地面用户位置不确定的情况下,无人机估计的用户位置表示为we,m=(xe,m,ye,m),m=1,...,K,用户实际位置和估计位置之间的关系为xm=xe,m+Δxe,m,ym=ye,m+Δye,m,m=1,...,K,其中Δxe,m和Δye,m分别表示对xm和ym的估计误差,并满足其中Qm表示第m个用户的误差集合,εm表示第m个用户误差半径;高斯白噪声服从均值为0,方差为σ2的正态分布,通过上述参数构建和速率最大化优化问题:
pn≥0,n=1,...,K, (1.3)
其中P={pn,n=1,...,K}表示无人机分配给用户的功率,Q={q}表示无人机的位置,A={αj,n,n=1,...,K,j=1,...,K}表示用户j和用户n相对无人机位置远近关系,表示第m个用户的信道增益,β0表示单位距离的信道功率增益,Puav表示无人机的最大发射功率,表示无人机到用户j的距离,表示无人机到用户n的距离,m∈{n∪ψn}表示用户n的信号不仅在用户n处解码而且在用户ψn={k∣bk,n=1,k≠n,n=1,...,K,k=1,...,K}也能进行解码;
步骤2):为了解决和速率最大化问题(1.1)-(1.5),对(1.1)-(1.5)问题做如下等价处理,和速率最大化问题(1.1)-(1.5)等价为如下问题
(1.3)-(1.5). (1.9)
其中,R={Rn,n=1,...,K}表示地面用户的速率,引入第n个用户的速率表达式在问题(1.1)-(1.5)中目标函数(1.1)是关于Rn单调递增的,所以将转换为问题(1.6)-(1.9)中的约束(1.7)是成立的,对于问题(1.6)-(1.9),如果m∈{n∪ψn},有bm,n=1成立,否则,bm,n=0。因此将问题(1.6)-(1.9)等价转换为如下式子;
(1.3)-(1.5), (1.13)
其中,在问题(1.10)-(1.14)的约束(1.14)中引入二进制变量bm,n∈{0,1}表示解码决策因子。由于用户位置的不确定性,对于问题(1.10)-(1.14)中的约束(1.11),约束(1.11)左边有参数wm存在于的表达式中,的表达式写为
式子(1.15)转换得到
因为式(1.16)是关于(x-xm)2+(y-ym)2单调递减的,因此可以考虑以下问题
通过将式(1.17)带入到(1.16)式中,可以获得
其中,
然后将式(1.19)带入到问题(1.10)-(1.14)的约束(1.11)中并引入辅助变量集合T={tm,n,m=1,...,K,n=1,...,K}将问题(1.10)-(1.14)的约束(1.11)写为
(log2(tm,n+pn)-log2(tm,n))≥bm,nRn,m=1,...,K,n=1,...,K (1.20)
此外将问题(1.10)-(1.14)中的{αj,n、bm,n}当作辅助变量,将问题(1.10)-(1.14)中约束(1.13)的分段二进制约束(1.5)以及分段二进制约束(1.14)分别等价转换为
αn,n=0,n=1,...,K, (1.22)
αj,n∈{0,1},j≠n,j=1,...,K,n=1,...,K, (1.23)
αn,j+αj,n=1,j≠n,j=1,...,K,n=1,...,K, (1.24)
αj,n(H2+||q-wj||2)≤(H2+||q-wn||2),j≠n,j=1,...,K,n=1,...,K. (1.25)
bm,m=1,m=1,...,K, (1.26)
bm,n∈{0,1},m≠n,m=1,...,K,n=1,...,K, (1.27)
bm,n+bn,m=1,m≠n,m=1,...,K,n=1,...,K, (1.28)
bm,n(H2+||q-wm||2)≤(H2+||q-wn||2),m≠n,m=1,...,K,n=1,...,K. (1.29)
其中,将整数约束(1.23)、(1.27)分别等价转换为连续不等式约束
0≤αj,n≤1,j=1,...,K,n=1,...,K, (1.30)
0≤bm,n≤1,m=1,...,K,n=1,...,K, (1.32)
综合将问题(1.10)-(1.14)中的约束(1.11)、约束(1.13)中的(1.5)式以及约束(1.14)进行了处理,将混合整数非凸优化问题(1.10)-(1.14)转化为连续非凸优化问题。
s.t.(1.3)-(1.4),(1.12),(1.20)-(1.22),(1.24)-(1.26),(1.28)-(1.33) (1.35)
步骤3):对变量P,Q,A,B和辅助变量T,R进行初始化;初始化外层迭代次数o=0,和惩罚因子λ>0,μ>0,最大误差因子ν>0,ν1>0,ν2>0;
步骤4):对于第o+1次外层迭代,从第o次外层迭代的结果出发,固定惩罚因子λ,μ,采用变量替换,联合无人机的位置、功率分配以及二进制解码顺序求解和速率最大化问题:
s.t.(1.3)-(1.4),(1.12),(1.20)-(1.22),(1.24)-(1.26),(1.28)-(1.33), (1.38)
步骤5):判断外层算法中的条件是否满足误差因子,如果满足就按λ=c1λ,μ=c2μ更新惩罚因子,否则就更新迭代次数o=o+1;然后再判断迭代次数是否满足最大化迭代次数,如果满足跳出外层算法并输出最终结果,否则再次进入内层算法并重复步骤4)和步骤5)。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户位置不确定下NOMA无人机通信系统的和速率最大化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4)具体包括:
(4.1)以第o次外层迭代得到的计算结果对变量初始化;初始化内层迭代次数i=0;
(4.2)根据凸优化理论,在第i+1次内层迭代中将问题(1.37)-(1.39)约束(1.38)中的非凸约束(1.20)、(1.21)分别通过泰勒公式近似为以下凸约束:
其中表示变量{tm,n,bm,n,Rn}在第i次内层迭代的计算结果;问题(1.37)-(1.39)约束(1.38)中的非凸约束(1.25)和(1.29)分别等价转换为
其中表示变量{q,αj,n,bm,n}在第i次内层迭代的计算结果;将问题(1.37)-(1.39)约束(1.38)中的非凸约束(1.31)、(1.33)引入辅助变量分别等价转换为
φj,n≥0,j=1,...,K,n=1,...,K. (1.47)
其中,Φ={φj,n,j=1,..,K,n=1,...,K},分别是松弛变量的集合表示变量{αj,n,bm,n}内层算法在第i次的计算结果;
综合上述分析,问题(1.37)-(1.39)以及约束(1.38)以及(1.39)近似为
s.t.(1.3),(1.4),(1.22),(1.24),(1.26),(1.28),(1.30), (1.51)
(1.32),(1.37),(1.38),(1.40),(1.42)-(1.46). (1.52)
(4.3)判断内层算法是否满足阈值ν。若是,则输出计算结果;否则重复步骤(4.2)和(4.3)。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重庆邮电大学,未经重庆邮电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281280.2/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