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斜坡段双桩双柱式桥梁下部结构安全评估系统及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210278979.3 | 申请日: | 2022-03-21 |
公开(公告)号: | CN114626130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6-14 |
发明(设计)人: | 肖莉丽;王佳佳;许昕;李枝强;陈浩;向宇恒 | 申请(专利权)人: | 长安大学 |
主分类号: | G06F30/13 | 分类号: | G06F30/13;G06F119/14 |
代理公司: | 西安通大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61200 | 代理人: | 朱海临 |
地址: | 710064***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斜坡 段双桩双柱式 桥梁 下部结构 安全 评估 系统 方法 | ||
1.一种斜坡段双桩双柱式桥梁下部结构安全评估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S1、基于潜在滑坡位置处的自然地理条件和工程地质条件,分析斜坡稳定性并确定潜在滑移面(6);
S2、根据桥梁路线走向与斜坡的相对关系,以及双桩双柱式桥梁下部结构与坡面(5)、潜在滑移面(6)的相对位置关系,对桥梁桩柱基础进行划分,并分别确定桩侧的岩土体剩余下滑力和岩土体抗力分布规律;
S3、基于桩侧的岩土体剩余下滑力和岩土体抗力分布规律,对桥梁桩柱基础进行受力分析并构建相应的挠曲线微分方程;
S4、基于各特征桩段间位移与内力的连续条件和结构边界条件,并考虑盖梁(1)与系梁(2)对前桩(3)与后桩(4)内力与位移的分配条件,结合S3建立的挠曲线微分方程,联立并求解方程组,确定双桩双柱式结构内力和位移;
S5、根据承载能力极限状态分析方法,结合求解的双桩双柱式结构位移和内力,验算桩柱截面强度和桩柱顶部位移。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斜坡段双桩双柱式桥梁下部结构安全评估方法,其特征在于,S2中,桥梁路线走向与对应斜坡的相对关系,将桩基础分为纵向桥梁基础和横向桥梁基础;
根据结构与坡面(5)、潜在滑移面(6)的相对位置关系,沿竖向将桩基础划分为从上至下依次连接的第一自由段A、第二自由段B、受荷段C以及嵌固段D;
通过极端平衡法中的剩余推力法计算受荷段C的岩土体剩余下滑力,若桩基础为横向桩基础,双桩承受相同的岩土体作用力;若桩基础为纵向桥梁基础,则通过桩间岩土体截面积与滑体截面积的比值来确定前桩(3)与后桩(4)的受力分配关系,得到前桩(3)和后桩(4)所受的岩土体剩余下滑力。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斜坡段双桩双柱式桥梁下部结构安全评估方法,其特征在于,根据弹性地基反力法确定桩基础受到的桩侧岩土体抗力分布规律。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斜坡段双桩双柱式桥梁下部结构安全评估方法,其特征在于,S3具体为:
基于桩侧的岩土体剩余下滑力和岩土体抗力分布规律,分别对第一自由段A、第二自由段B、受荷段C和嵌固段D取微元段进行受力分析,进而构建挠曲线微分方程,其中第一自由段A、第二自由段B、受荷段C和嵌固段D的挠曲线微分方程分别如式(1)~式(4)所示:
其中,
其中,x表示岩土体作用力的方向;
z表示竖向;
N表示轴向力,下标0、1、2、3分别对应第一自由段A、第二自由段B、受荷段C、嵌固段D;
f表示轴向力增长系数,下标0、1、2、3分别对应第一自由段A、第二自由段B、受荷段C、嵌固段D;
E表示弹性模量;
I表示截面惯性矩;
a、b、c表示剩余下滑力分布函数的待定系数,下标0、1、2、3分别对应第一自由段A、第二自由段B、受荷段C、嵌固段D;
l2表示受荷段C桩身的长度;
m表示求解方法中的相关参数,2、3分别对应受荷段C和嵌固段D。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斜坡段双桩双柱式桥梁下部结构安全评估方法,其特征在于,S4中,方程组建立过程中将桥墩、盖梁(1)、桩基础和系梁(2)视为整体框架结构进行分析;
方程组的建立过程中,将盖梁(1)和系梁(2)简化为刚臂,并考虑盖梁(1)和系梁(2)对两桩间轴向力和弯矩的分配;
方程组求解过程中假设自由段顶端剪力在双桩柱间平均分配;
方程组求解后,采用矩阵分析法确定双桩双柱式结构的位移和内力。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斜坡段双桩双柱式桥梁下部结构安全评估方法,其特征在于,方程组包括前桩(3)与后桩(4)的第一自由段A顶端对应的方程组、第一自由段A与第二自由段B连接处对应的方程组、第二自由段B与受荷段C连接处的方程组、受荷段C与嵌固段D连接处对应的方程组及桩底边界条件对应的方程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长安大学,未经长安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278979.3/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