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隔膜泵及其串并联混合流体通道模块在审
申请号: | 202210277615.3 | 申请日: | 2022-03-21 |
公开(公告)号: | CN114542435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5-27 |
发明(设计)人: | 颜宏 | 申请(专利权)人: | 厦门坤锦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04B43/02 | 分类号: | F04B43/02;F04B13/02;F04B53/10;F04B53/16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61022 福建省***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隔膜 及其 串并联 混合 流体 通道 模块 | ||
本发明涉及一种隔膜泵及其串并联混合流体通道模块,包括包括盖板(11)和阀座(12),以及设计于所述盖板(11)上的第一流体进口(15)、第二流体进口(16)和混合流体出口(17),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设置于流体通道模块内部腔体中的由盖板(11)和阀座(12)扣合密封形成的第一流体进口腔(21)、第二流体进口腔(22)和混合流体出口腔(23),所述的第一流体进口腔(21)设置若干第一流体阀座入口孔(211、212)分别对应于所述混合流体出口腔(23)中设置的第一流体混合阀座出口(231、232),所述第二流体进口腔(22)设置第二流体阀座入口孔(221)对应于所述混合流体出口腔(23)中设置的第二流体混合阀座出口(233)。通过并联式结构连通第一流体水的结构和串联式结构连通第二流体空气的结构,增强空气压力,实现在水气混合隔膜泵中,水气有效混合。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微型泵装置,具体涉及具有串联和并联混合流体通道的微型隔膜泵,特别是一种隔膜泵及其串并联混合流体通道模块。
背景技术
在微型隔膜泵中,隔膜囊的流体串联流通和并联流通结构设计上,各自有其优缺点,如串联式隔膜泵抽取的压力更强一些,而并联式隔膜泵则流量会更大一些。一般在设计上,需要依照产品设计的功能要求,选择隔膜囊整体产品设计为串联式或并联式的其中一种结构。
微型隔膜泵用途广泛,许多应用场合需要两种流体的混合,如智能马桶的清洗系统中,混气可以提升冲洗效果。众所周知,空气要混入水中除受温度影响外,气压的大小影响也是相当大的。而正常情况下大气中的温度为常温状态,对水和空气的混合影响在比较稳定的状态,而气体的压力影响度往往更能提高水气混合的效果。目前现有市面上的水气混合泵只适用于空载或者低背压,水气混合泵负载超过50kPa往往无法实现较好的混气功能,使用场景受限。
针对以上缺点问题,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进行改善。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提供一种隔膜泵及其串并联混合流体通道模块,公开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串并联混合流体通道模块,包括盖板(11)和阀座(12),以及设计于所述盖板(11)上的第一流体进口(15)、第二流体进口(16)和混合流体出口(17),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设置于流体通道模块内部腔体中的由盖板(11)和阀座(12)扣合密封形成的第一流体进口腔(21)、第二流体进口腔(22)和混合流体出口腔(23),所述的第一流体进口腔(21)设置若干第一流体阀座入口孔(211、212)分别对应于所述混合流体出口腔(23)中设置的第一流体混合阀座出口(231、232),所述第二流体进口腔(22)设置第二流体阀座入口孔(221)对应于所述混合流体出口腔(23)中设置的第二流体混合阀座出口(233)。
其中还包括设置于第二流体进口腔(22)内的串联通道腔(24),所述第一流体阀座入口孔(211、212)与所述第一流体混合阀座出口(231、232)设置为相同连接的并联式结构,所述第二流体阀座入口孔(221)通过串联通道腔(24)内设置的串联通道入口孔(241)对应于第二流体混合阀座出口(233)形成串联接式结构。
其中,并联式结构并联若干个隔膜囊形成同进同出的并联式流体通道,串联式结构串联接若干个隔膜囊形成单向串接流通的串联式流体通道。
进一步的,所述的第一流体阀座入口孔(211、212)和第一流体混合阀座出口(231、232)设置为两组相并联式的结构,所述第二流体阀座入口孔(221)与串联通道入口孔(241)设置为两个孔相串联接式的结构后,对应于第二流体混合阀座出口(233)与第一流体混合阀座出口(231、232),形成在混合腔体(23)内的流体混合。
进一步的,所述的第一流体阀座入口孔(211、212)、第二流体阀座入口孔(221)、串联通道入口孔(241)均设置伞形单向阀(121)。
进一步的,所述的第一流体混合阀座出口(231、232)和第二流体混合阀座出口(233)设置单向阀片(122)。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厦门坤锦电子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厦门坤锦电子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277615.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电池参数修正方法、装置、设备、存储介质和产品
- 下一篇:清洁设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