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消除除草剂毒害作用的药剂及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210277584.1 | 申请日: | 2022-03-21 |
公开(公告)号: | CN114532370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5-27 |
发明(设计)人: | 杨祥燕;蔡元保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西壮族自治区亚热带作物研究所(广西亚热带农产品加工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A01N65/44 | 分类号: | A01N65/44;A01N65/06;A01N65/36;A01N43/16;A01N43/12;A01N37/02;A01N25/32;A01P21/00;A01P15/00 |
代理公司: | 南宁东智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45117 | 代理人: | 裴康明;黎华艳 |
地址: | 530001 广西壮族自治*** | 国省代码: | 广西;4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消除 除草剂 毒害 作用 药剂 方法 | ||
1.一种消除除草剂毒害作用的药剂,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重量份原料:甘蔗渣40~50份、豆粕30~40份、杉木屑12~25份、柑橘皮10~20份、复硝酚钠0.5~0.7份、独脚金内酯0.01~0.02份、海藻多糖0.2~0.3份、肉豆蔻酸异丙酯0.15~0.22份。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消除除草剂毒害作用的药剂,其特征在于,所述药剂由第一药剂和第二药剂组成,所述药剂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将甘蔗渣、豆粕、杉木屑、柑橘皮混合得到预混料,调节预混料C/N为25~30:1、含水量为60~70%;
然后在预混料中接种混合发酵菌液,进行堆垛、覆膜发酵,当堆体温度上升至60℃,进行翻堆处理,每隔3~5天进行翻堆,直至腐熟,得到发酵产物;
将发酵产物进行挤压过滤得发酵液和发酵渣,将发酵液与复硝酚钠、独脚金内酯、海藻多糖、肉豆蔻酸异丙酯进行混合得第一药剂,发酵渣组成第二药剂,完成药剂的制备。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消除除草剂毒害作用的药剂,其特征在于,所述混合发酵菌液为将放线菌、枯草芽孢杆菌、蜡状芽孢杆菌、绿色木霉、黑曲霉按照各菌种生长特性进行放大培养,当菌种浓度分别达到3×109-10个/克的浓度后,按照1~2:2~3:3~5:2~3:1~3比例进行混合,即制得混合发酵菌液。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消除除草剂毒害作用的药剂,其特征在于,所述混合发酵菌液添加量为所述预混料的2~3.5%。
5.一种消除除草剂毒害作用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1)修剪菠萝植株中枯萎、变红或严重变黄的叶片,然后采用穴施施入权利要求2所述的第二药剂,平均每株施入200~300g;
(2)穴施第二药剂完成后,将权利要求2所述的第一药剂进行淋施施入根际,将第一药剂稀释200~300倍溶液进行淋施,平均每株施入稀释后的第一药剂溶液300~500ml;每隔10~15天淋施1次,共施2~3次;
(3)对植株叶片喷施叶面调理剂,所述叶面调理剂包括以下重量份组分:磷酸二氢钾10~20份、氯化胆碱0.5~0.6份、丙氨酸0.3~0.4份、氯化血红素0.05~0.1份、槐糖脂2~3份。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消除除草剂毒害作用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叶面调理剂的制备过程为:先将磷酸二氢钾、氯化胆碱、丙氨酸加入到100份水中搅拌混匀得到水溶液,将氯化血红素和槐糖脂加入到10份80%乙醇中搅拌溶解得到醇溶液,将水溶液和醇溶液混合得到叶面调理剂。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消除除草剂毒害作用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将叶面调理剂稀释150~200倍,对叶面进行喷雾,每隔10~15天淋施1次,共施2~3次,以不滴水为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西壮族自治区亚热带作物研究所(广西亚热带农产品加工研究所),未经广西壮族自治区亚热带作物研究所(广西亚热带农产品加工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277584.1/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