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减震系统及车辆在审
申请号: | 202210276681.9 | 申请日: | 2022-03-21 |
公开(公告)号: | CN114483858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5-13 |
发明(设计)人: | 畅建坤 | 申请(专利权)人: | 畅建坤 |
主分类号: | F16F9/26 | 分类号: | F16F9/26;F16F9/32;F16F9/34;F16F9/348;B60G13/08;F03G7/00 |
代理公司: | 北京智慧亮点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950 | 代理人: | 史明罡 |
地址: | 472001 河南省三门峡市***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减震 系统 车辆 | ||
1.一种减震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
减震器,所述减震器包括主缸体和主活塞机构,所述主缸体具有主缸腔;所述主活塞机构设置于所述主缸腔中,所述主活塞机构将所述主缸腔分隔成第一主腔和第二主腔,所述主活塞机构被配置为能够沿所述主缸腔的轴向移动;所述主活塞机构包括主活塞杆,所述主活塞杆具有第一杆腔;所述主活塞杆上开设有第一腔孔,所述第一腔孔与所述第一主腔相连通;
油压切换机构,所述油压切换机构包括高压缸和低压缸,所述高压缸与所述低压缸之间通过第一管道相连通,所述高压缸设置有由所述第一管道向所述高压缸流动的第三单向阀,所述低压缸设置有由所述低压缸向所述第一管道流动的第四单向阀;所述第一管道与所述第一杆腔相连通;以及
能量回收机构,所述减震器与所述油压切换机构相连通,所述油压切换机构与所述能量回收机构相连通;所述能量回收机构的进口端与所述高压缸相连通,所述能量回收机构的出口端与所述低压缸相连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减震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主活塞杆与所述主缸腔之间形成有加压结构,所述加压结构被配置为能够使流体向所述第一杆腔单向流动。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减震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主活塞机构还包括副活塞杆,所述副活塞杆安装于所述第一杆腔中,且所述副活塞杆被配为能够相对所述主活塞杆运动。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减震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主活塞杆上还开设有第二腔孔,所述第一腔孔位于所述第二腔孔的上方,所述第二腔孔与所述第二主腔相连通;所述副活塞杆的底端具有副底活塞,所述副底活塞被配置为能够运动至所述第二腔孔处,以使所述第二主腔与所述第一杆腔之间在所述第二腔孔处能够断开。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减震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加压结构包括设置于所述主活塞杆的底端的主底活塞、设置于所述主底活塞上的第一单向阀,以及设置于所述主缸体的底部的第二单向阀;在所述主活塞杆沿所述主缸腔的轴向移动时,所述第一单向阀和所述第二单向阀之间能够交替开启。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减震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副活塞杆的顶部具有副顶活塞,所述副顶活塞限位于所述主活塞杆上,以使所述副顶活塞在设定范围内移动。
7.根据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所述的减震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能量回收机构包括进口管、恒压阀结构、能量回收装置及出口管;所述进口管的一端与所述高压缸相连通,所述进口管的另一端与所述恒压阀结构相连通,所述恒压阀结构与所述能量回装置相连通,所述能量回装置还与所述出口管的一端相连通,所述出口管的另一端与所述低压缸相连通。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减震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恒压阀结构包括恒压阀体、第一导杆、第一螺帽、压紧弹簧、第三弹簧座和移动活塞;所述第一导杆的一端与所述移动活塞固定连接,所述第一螺帽与所述第一导杆螺纹连接,所述压紧弹簧的一端与所述第一螺帽相抵接,所述压紧弹簧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三弹簧座相抵接,所述第三弹簧座可拆卸固定于所述恒压阀体的阀腔中;所述第一螺帽位于所述第三弹簧座的一侧,所述移动活塞位于所述第三弹簧座相对的另一侧;所述恒压阀体的阀腔的出口的周壁上开设有高压射流孔;所述第三弹簧座上开设有第三流孔;所述移动活塞能够将所述高压射流孔相封堵。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畅建坤,未经畅建坤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276681.9/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用于泵壳焊道的弯直结合一体压平设备
- 下一篇:一种开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