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隔温玻璃门框软硬共挤工艺在审
申请号: | 202210275674.7 | 申请日: | 2022-03-21 |
公开(公告)号: | CN114714592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7-08 |
发明(设计)人: | 朱春光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阴瑞兴塑料玻璃制品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9C48/21 | 分类号: | B29C48/21;B29C48/885;B29C48/27;B29C48/00;C08L69/00;C08L53/02;C08L23/12;C08L75/04;C08L27/06;C08L23/06;C08K5/12 |
代理公司: | 江阴市轻舟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2380 | 代理人: | 江霞 |
地址: | 214401 江苏省无***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玻璃 门框 软硬 工艺 | ||
本发明涉及一种隔温玻璃门框软硬共挤工艺,包括以下步骤:步骤一:软硬隔温玻璃门框材料同时挤出,步骤二:成型,步骤三:汇合,步骤四:冷却,a、汇合后的两种材料进入水槽,通过水槽内的冷却水吸收材料上的热量,实现水冷;b、通过散热装置对冷却水实现散热,防止水温过高;步骤五:牵引,步骤六:切割;步骤七:检验、包装。该隔温玻璃门框软硬共挤工艺,实现了隔温,同时增强了软硬两种材料之间汇合的牢固度,防止两种材料分离而影响密封性,而且还实现了冷却水的散热,防止冷却水温度过高为影响冷却效果,另外,还通过滤网截留水中的杂质,实现了水的过滤,同时,还实现滤网的清洁,防止滤网堵塞。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隔温玻璃门框软硬共挤工艺,属于玻璃门框生产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隔温玻璃门框在生产过程中,为了提高玻璃门框的隔温效果,门框采用软硬共挤工艺。软硬共挤技术是近几年发展起来的一种新兴异形材料复合成型的技术,通常是指一软一硬两种性能的材料成为热熔体后利用两台挤出机挤向同一成型模具,并在各自的流道内流动,然后在挤出模口之前汇合,而后冷却定型,最终形成具有软硬两种材质和功能的制品,这种成型技术充分发挥了不同材质的特性,使产品得到特殊要求的性能,如隔温、防氧化等,从而提高产品的档次,降低产品的成本。
现有的软硬共挤玻璃门框在内外温度差较大的环境中使用时,隔温效果价差,而且,软硬两种材料汇合后,在外力作用下易分离,汇合强度较低,且软硬共挤玻璃门框在生产期间采用水槽进行冷却,而水吸收产品上的热量后,水温增高,导致继续挤出产品的冷却效果降低,再后序工序中,如牵引、切割工序,易产生变形,从而影响产品质量。
因此,需要有一种隔温玻璃门框软硬共挤工艺,实现冷却水的降温,提升产品冷却效果。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隔温玻璃门框软硬共挤工艺。
本发明解决上述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隔温玻璃门框软硬共挤工艺,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一:软硬隔温玻璃门框材料同时挤出
通过两组挤出装置分别将一软一硬两种性能的材料热熔后挤出;
软质材料:
按重量百分比配料:聚碳酸酯(PC)20~25%,氢化苯乙烯-丁二烯嵌段共聚物(SEBS) 10~15%,聚丙烯(PP)10~18%,碳酸钙(CaCO3)5~8%,热塑性聚氨酯弹性体橡胶(TPU)15~17%,铈(Ce)0.1~0.3%,钕(Nd)0.4~0.8%,余量为抗氧化剂(Antioxidants);
抗氧化剂为丁基羟基茴香醚(BHA)或二丁基羟基甲苯(BHT);
硬质材料:
按重量百分比配料:聚氯乙烯(PVC)80~90%,三盐基硫酸铅(Pb4O3(SO4)) 1~3%,邻苯二甲酸二辛酯(DOP)1~1.5%,聚乙烯蜡(PE)0.6~1%,铈(Ce)0.1~ 0.3%,,钕(Nd)0.4~0.8%,余量为金属皂;
步骤二:成型
挤出的两种材料分别进入挤出模具的两个流道内,并按照流道形状成型后流出;
步骤三:汇合
成型后的两种材料进入汇合模具内后汇合;
步骤四:冷却
a、汇合后的两种材料进入水槽,通过水槽内的冷却水吸收材料上的热量,实现水冷;
b、通过散热装置对冷却水实现散热,防止水温过高;
步骤五:牵引
通过牵引设备拉动冷却后的产品移动;
步骤六:切割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阴瑞兴塑料玻璃制品有限公司,未经江阴瑞兴塑料玻璃制品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275674.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