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多测井数据的地震振幅质控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210275572.5 | 申请日: | 2022-03-21 |
公开(公告)号: | CN114721052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7-08 |
发明(设计)人: | 张宪旭;朱建刚;董蕊静;蔡文芮;李江;智敏;孙永亮;杨光明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煤科工集团西安研究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V1/36 | 分类号: | G01V1/36;G01V1/28;G01V1/40 |
代理公司: | 北京天奇智新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340 | 代理人: | 袁琳 |
地址: | 710077 陕***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测井 数据 地震 振幅 方法 | ||
1.一种基于多测井数据的地震振幅质控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目标井选择步骤,用于选择测井数据满足预设条件的井作为目标井;
球面补偿步骤,用于对所述目标井数据进行球面扩散补偿;
单井质控步骤,用于对井点位置处的地震数据的浅、中、深振幅趋势进行比较,约束井旁道垂向振幅恢复效果;
联井质控步骤,用于在联井方式下质控多井点和井间的振幅恢复效果。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多测井数据的地震振幅质控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井曲线校正步骤,用于对地震数据做进行环境、异常值和归一化处理。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多测井数据的地震振幅质控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目标井选择步骤中,用于选择目标井的预设条件包括以下条件中的一种或多种:
(1)合成地震记录与井旁道相关系数达到预设值;
(2)井位于勘探区内部,地震数据具有满覆盖次数;
(3)井所在位置的地下构造简单且信噪比较好。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多测井数据的地震振幅质控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球面补偿步骤中,基于下式采用时间速度对补偿方式进行球面补偿:
其中:A(0)为恢复前振幅值,t为样点时间,A(t)为恢复后振幅,v0为0时间的速度;v(t)为当前时间t的速度,由数据库提供。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多测井数据的地震振幅质控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球面补偿步骤中,基于下式采用指数函数补偿方式进行球面补偿:
其中:A为振幅值,t为样点时间(毫秒),n为定义补偿函数的指数值。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多测井数据的地震振幅质控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单井质控步骤包括以下子步骤:
井震标定子步骤,使用目标井的纵波速度、密度求取合成地震记录并进行时深转换和层位标定;
振幅恢复子步骤,对合成地震数据进行振幅补偿;
振幅能量曲线对比子步骤,计算合成地震记录道和井旁道的振幅能量曲线,质控能量曲线由浅到深的能量趋势是否补偿到位;
区域振幅补偿子步骤,对区域岩性差异带来的差异进行补偿。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多测井数据的地震振幅质控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区域振幅补偿子步骤中,基于下式求取区域岩性的能量补偿因子:
Ek为第k个补偿因子,i为时间,j为道序号,A为振幅,t为窗口时间,N为总道数。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多测井数据的地震振幅质控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联井质控步骤包括以下子步骤:
层位划分子步骤,依据井标定结果将远离井的地震数据中的层位进行解释与追踪;
将地震剖面上追踪的层位转换到深度域并结合井的速度和密度曲线构建与联井剖面对应的质控模型剖面;
波组特征对比子步骤,依据模拟得到的质控模型剖面为标尺,对比地震数据的联井剖面和模型剖面的波组特征和能量趋势;
振幅补偿子步骤,使用空变的补偿参数值对多井数据的垂向振幅进行补偿。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煤科工集团西安研究院有限公司,未经中煤科工集团西安研究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275572.5/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数据显示系统、数据中继设备、数据中继方法、数据系统、接收设备和数据读取方法
- 数据记录方法、数据记录装置、数据记录媒体、数据重播方法和数据重播装置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发送系统、数据发送装置以及数据结构
- 数据显示系统、数据中继设备、数据中继方法及数据系统
- 数据嵌入装置、数据嵌入方法、数据提取装置及数据提取方法
- 数据管理装置、数据编辑装置、数据阅览装置、数据管理方法、数据编辑方法以及数据阅览方法
- 数据发送和数据接收设备、数据发送和数据接收方法
- 数据发送装置、数据接收装置、数据收发系统、数据发送方法、数据接收方法和数据收发方法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再现方法、数据发送装置及数据再现装置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再现方法、数据发送装置及数据再现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