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阻燃剂磷酰密胺化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210275525.0 | 申请日: | 2022-03-17 |
公开(公告)号: | CN114644653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6-21 |
发明(设计)人: | 娄帅;仲柿成;王彦林 | 申请(专利权)人: | 苏州科技大学 |
主分类号: | C07F9/6521 | 分类号: | C07F9/6521;C08K5/5399;C08L67/06;C08J5/04;C08J5/1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15009 ***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阻燃 剂磷酰密胺 化合物 及其 制备 方法 | ||
本发明涉及一种阻燃剂磷酰密胺化合物及其制备方法,该化合物的结构如下式所示:制备方法为:在有机溶剂中,三聚氰胺钠盐与1~1.1倍摩尔的三氯氧磷反应,经纯化处理,得磷酰密胺。本发明化合物结构稳定、阻燃效能高、膨胀成炭性好,应用范围广,可以用作环氧树脂、不饱和聚酯树脂、聚乙烯醇等材料的阻燃剂;也可用作木材、棉、麻、纸张、纤维素等的阻燃剂;工艺简单,设备投资少,易于实现工业化生产。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阻燃剂磷酰密胺化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具体涉及一种阻燃剂磷酰三聚氰胺化合物及其制备方法,该化合物可以用作环氧树脂、不饱和聚酯树脂、聚乙烯醇等材料的阻燃剂;也可用作木材、棉、麻、纸张、纤维素等的阻燃剂。
背景技术
目前,随着环境保护和人类健康意识的提高,新型高效、低毒、无卤、环保型阻燃剂的研究已成为热点。其中磷氮系阻燃剂开发应用较多,如三聚氰胺磷酸盐、三聚氰胺焦磷酸盐、三聚氰胺聚磷酸盐等,上述化合物虽具有较好的阻燃性,但因其为盐键离子化合物结构而导致的容易电离的特性,使其在应用中都存在易吸潮、易迁移、易起霜、永久性差等不足。因此,为克服上述离子键带来的不足,在化合物的分子结构设计中,只有改变其化合物的盐键离子结合为稳定的共价键结构,方能满足很大的市场应用需求。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阻燃剂磷酰密胺化合物及其制备方法。以三聚氰胺(密胺)钠盐和三氯氧磷为原料制备得到阻燃剂磷酰密胺,工艺简单,成本低,易转化为工业化生产;本发明阻燃剂,具有阻燃效能高、膨胀成炭性好、酰胺结构磷氮共价键结合稳定性好,应用范围广,遇潮解不易迁移等优点,因此,本发明阻燃剂有非常好的应用开发前景。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之一在于提出一种阻燃剂磷酰密胺化合物,该化合物具有酰胺结构稳定、抗迁移、分子中含有磷氮两种阻燃元素,且阻燃元素含量高,与材料相容性好,应用范围广等优点,可克服现有技术中的不足。
为实现上述发明目的,本发明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阻燃剂磷酰密胺化合物,其特征在于,该化合物的结构如下式所示:
本发明的目的之二在于提出一种阻燃剂磷酰密胺化合物的制备方法,其工艺简单,易于规模化生产,设备投资少,成本低廉。
该方法为:
在装有搅拌器、温度计、回流冷凝管和干燥管的反应器中,氮气保护下,加入干燥的三聚氰胺钠盐和有机溶剂,在室温搅拌下30分钟内滴加1~1.1倍摩尔的三氯氧磷,滴完后,升温至60~100℃,回流反应4~6小时,滴加入磷酰氯水解等当量的水,反应1小时至无氯化氢气体产生,降温到30℃,再加入使生成的氯化钠溶解水,抽滤,滤饼用产物理论质量1.5~2倍的冰水分三次淋洗,每次淋洗都压实抽干,在80℃下真空干燥,得白色晶体磷酰密胺。
如上所述的有机溶剂为氯仿、二氯乙烷、四氯化碳、乙腈或二氧六环,其用量体积毫升数为三聚氰胺钠盐质量克数的6-8倍。
本发明阻燃剂磷酰密胺化合物为白色固体,开始分解温度:275±5℃,快速分解温度:320±5℃,产品得率为86.0~93.5%,可以用作环氧树脂、不饱和聚酯树脂、聚乙烯醇等材料的阻燃剂;也可用作木材、棉、麻、纸张、纤维素等的阻燃剂。其阻燃剂磷酰密胺化合物的制备原理如下式所示: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
①本发明阻燃剂磷酰密胺为酰胺化合物,磷氮共价键结合,产品结构稳定性好,能克服磷酸密胺盐易潮解电离迁移的不足。
②本发明阻燃剂磷酰密胺为酰胺,可作为高分子材料的阻燃剂使用,也可作为木材、纸张、纤维等的阻燃剂使用,应用范围广。
③本发明阻燃剂磷酰密胺为酰胺化合物,有较好的膨胀和成炭性能,属高效环境友好型阻燃剂,有较好的防熔融滴落作用,能克服滴落二次引燃的不足。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苏州科技大学,未经苏州科技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275525.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