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预测大气中有机胺促进甲磺酸驱动新粒子生成潜力的线性回归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210275380.4 | 申请日: | 2022-03-21 |
公开(公告)号: | CN115527623A | 公开(公告)日: | 2022-12-27 |
发明(设计)人: | 谢宏彬;刘雨;马芳芳 | 申请(专利权)人: | 大连理工大学 |
主分类号: | G16C20/30 | 分类号: | G16C20/30;G16C20/70;G06K9/62;G06F17/18 |
代理公司: | 大连格智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21238 | 代理人: | 潘小铁;刘琦 |
地址: | 116024 辽***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预测 大气 有机 促进 甲磺酸 驱动 粒子 生成 潜力 线性 回归 方法 | ||
本发明为一种预测大气中有机胺促进甲磺酸驱动新粒子生成潜力的线性回归方法,构建过程如下:大气中有机胺种类的搜集及其气相碱性GB的查找;有机胺结构的优化;有机胺与甲磺酸1:1团簇形成自由能的计算;有机胺分子描述符平均第一电离势Mi,径向分布函数RDF040s的计算;多元线性回归模型训练;选用计算值‑预测值决定系数等指标对模型性能进行评价;表征模型应用域。本发明建立的预测模型具有良好的拟合能力、稳健性和预测能力,能够有效预测应用域内有机胺与甲磺酸1:1团簇的形成自由能,即有机胺促进甲磺酸新粒子生成的潜力,该方法简便高效、成本低,可节省实验测试的资源投入,为大气颗粒物前体物质的筛查,对空气质量预测和管理具有重要意义。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大气颗粒物来源及成因技术领域,涉及一种预测大气中有机胺促进甲磺酸驱动新粒子生成潜力的线性回归方法,具体为一种基于定量构效关系(QSAR)模型预测大气中有机胺促进甲磺酸新粒子生成潜力的方法。
背景技术
新粒子生成过程形成的二次颗粒物是大气颗粒物的重要来源,贡献颗粒物总粒子数的一半以上,是大气颗粒物污染研究的核心内容之一。甲磺酸驱动的新粒子生成过程对大气颗粒物的形成具有较大的贡献,有机胺作为大气中重要的有机碱可能通过酸-碱反应促进甲磺酸驱动的新粒子生成。甲磺酸具有广泛的来源,主要来自于大气中含硫有机化合物(OSCs)的氧化,其中海洋生物过程排放的二甲基硫(DMS)是最主要的前体物。除了海洋源,近期的研究发现内陆地区的农业、工业和养殖业也能排放类似的OSCs。有机胺是大气中一类重要的有机碱,其来源十分广泛,人为源包括畜牧养殖业、食品加工业、化工和皮革制造业、堆肥操作和发动机运行都能向大气中排放大量的有机胺。有机胺其他的人为源还包括下水道、烹饪、杀虫剂等。有机胺的自然源包括海洋生物活动、生物质燃烧和植被排放等。已有大量的研究证实在有机胺存在的情况下,SA(气态硫酸)或MSA(甲磺酸)等有机酸成核关键物种驱动的成核速率显著提高。有机胺由于其高的气相碱性,对成核的促进能力远远强于NH3。Place等人的研究表明即使大量NH3存在,有机胺仍然在成核中扮演重要角色。目前,研究正进一步明确和细化有机胺的大气多相转化特别是参与新粒子生成的成核和增长的机制和动力学。
然而,有机胺的种类繁多,目前气相中发现的有机胺有160余种,若包含凝结相中的氨基酸,有机胺的种类甚至达到近200种,但是目前仅仅研究了5种有机胺对甲磺酸新粒子生成的影响,要一一研究大气中有机胺对于甲磺酸新粒子生成的影响,不论是计算模拟还是实验研究,都有效率低,耗时长,成本昂贵的缺点,随着各类挥发性化学品的使用,大气中有机胺的种类也会越来越丰富。对于有机胺,能否与甲磺酸形成初始的1:1团簇对新粒子生成过程至关重要。因此,需要发展高效(高通量、低成本)的模拟预测技术。
发明内容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基于定量构效关系(QSAR)的计算模拟技术,通过建立有机胺与甲磺酸1:1团簇的形成自由能ΔG与各有机胺分子特征参数的关联,可有效预测有机胺促进甲磺酸新粒子生成的潜力,本发明提供一种预测大气中有机胺促进甲磺酸驱动新粒子生成潜力的线性回归方法,通过搜集文献,全面获取了目前存在于大气中的195种有机胺(包括存在于大气凝结相的31种氨基酸),选取其中的50种有机胺,涵盖脂肪胺,芳香胺,酰胺,哌嗪、氨基酸等有机胺种类,计算这50种有机胺与MSA 1:1团簇的形成自由能ΔG,利用多元线性回归的方法构建了形成自由自由能与有机胺分子特征参数之间的线性回归模型,并对模型应用域进行了表征,明确了模型的适用范围。
具体地,本发明构建了一种简单高效的预测有机胺与甲磺酸生成1:1团簇的形成自由能的多元线性回归模型方法,该方法可以根据有机胺的气相碱性GB,平均第一电离势Mi,径向分布函数RDF040s,预测有机胺与甲磺酸1:1团簇的形成自由能,为高效促进甲磺酸成核的有机胺的筛查提供基础工具;在建模过程中,参照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对QSAR模型构建和使用的导则,进行了内、外部验证,考察模型的稳健性和预测能力。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如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大连理工大学,未经大连理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275380.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