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用于智能活性氨基还原脱硝的脱硝剂和对窑尾烟气进行脱硝的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210274292.2 | 申请日: | 2022-03-21 |
公开(公告)号: | CN114682065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3-24 |
发明(设计)人: | 伍林玲;江雨柔;亓蒙;张千峰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徽工业大学 |
主分类号: | B01D53/34 | 分类号: | B01D53/34;B01D53/56;B01D53/78;B01D53/83 |
代理公司: | 北京高沃律师事务所 11569 | 代理人: | 霍苗 |
地址: | 243002 ***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智能 活性 氨基 还原 脱硝剂 烟气 进行 方法 | ||
本发明涉及烟气脱硝技术领域,尤其涉及用于智能活性氨基还原脱硝的脱硝剂和对窑尾烟气进行脱硝的方法。本发明提供的脱硝剂,包括独立分装的氨基干粉脱硝剂和氨基液体脱硝剂,以质量百分比计,所述氨基干粉脱硝剂包括45~57%的粉煤灰、18~30%的三聚氰胺、10~20%的碳酸钙、5~14%的甲酸钙和1~3.5%的氧化铁;以质量百分比计,所述氨基液体脱硝剂包括2~5%的三聚氰胺、3~15%的乌洛托品、2~10%的磷酸氢二铵和75~80%的水;所述氨基液体脱硝剂的pH值=8~10。本发明通过对氨基干粉脱硝剂和氨基液体脱硝剂的联合使用可以使SNCR脱硝具有更加宽的温度窗口区间,提高脱硝效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烟气脱硝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用于智能活性氨基还原脱硝的脱硝剂和对窑尾烟气进行脱硝的方法。
背景技术
近年来,随着我国现代化化生产的加快和生活水平的提高,环境污染问题逐渐受到全社会的关注。水泥行业作为我国氮氧化物排放大户,伴随着我国水泥需求量与产量的节节攀升,其生产过程中产生的氮氧化物排放已经成为仅次于活力发电和汽车尾气之后的第三位,氮氧化物不仅会对环境造成极大的破坏,还会危害人类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因此,寻找水泥行业的最佳可行性脱硝处理技术,从而解决控制氮氧化物排放的问题已经刻不容缓。
目前,水泥行业烟气脱硝采用的方法主要有选择性催化还原(SCR)、选择性非催化还原(SNCR)和强制氧化-吸收还原(FO-AR)技术;其中选择性催化还原(SCR)技术采用的是炉后脱硝的方法,在有催化剂参与的条件下,向温度160~400℃的无水烟气中喷入氨水,选择性地与氮氧化物进行反应,SCR脱硝效率高且技术成熟可靠,但其投资成本高,运行费用较大且催化剂易中毒等问题,导致其难以应用于中小型企业的脱硝工程中。选择性非催化还原(SNCR)技术是在无催化剂的参与下,于850~1100℃高温范围,将还原剂喷入炉腔内,使得烟气中的氮氧化物被还原脱除,SNCR无需使用催化剂,并且在反应时使用的还原剂选择相对灵活,但该技术对温度要求严苛,对氨喷射的控制要求高,这使得该项技术的脱硝效率低,导致最终经过处理后的烟气难以达到排放的标准。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智能活性氨基还原脱硝的脱硝剂和对窑尾烟气进行脱硝的方法,所述脱硝剂具有较高的脱硝效率。
为了实现上述发明目的,本发明提供以下技术方案: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用于智能活性氨基还原脱硝的脱硝剂,包括独立分装的氨基干粉脱硝剂和氨基液体脱硝剂;
以质量百分比计,所述氨基干粉脱硝剂包括45~57%的粉煤灰、18~30%的三聚氰胺、10~20%的碳酸钙、5~14%的甲酸钙和1~3.5%的氧化铁;
以质量百分比计,所述氨基液体脱硝剂包括2~5%的三聚氰胺、3~15%的乌洛托品、2~10%的磷酸氢二铵和75~80%的水;所述氨基液体脱硝剂的pH值=8~10。
优选的,还包括独立分装的无机矿化剂;
所述无机矿化剂的粒径为100~200目。
优选的,所述无机矿化剂包括粘土和碳酸钙;
所述粘土和碳酸钙的质量比为3:2。
优选的,所述氨基液体脱硝剂的pH值通过质量浓度为20%的氨水进行调节。
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对窑尾烟气进行脱硝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所述方法在智能活性氨基还原脱硝装置中进行,所述智能活性氨基还原脱硝装置的分解炉包括由上至下依次包括上部、下部和鹅颈区;所述分解炉的上部设置有氨基液体脱硝剂加入点;所述鹅颈区设置有氨基干粉脱硝剂加入点;
将窑尾烟室的烟气通入分解炉中,分别在氨基液体脱硝剂加入点加入氨基液体脱硝剂,在氨基干粉脱硝剂加入点加入氨基干粉脱硝剂,进行脱硝。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徽工业大学,未经安徽工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274292.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