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工程渣土资源化利用厂在审
申请号: | 202210271823.2 | 申请日: | 2022-03-18 |
公开(公告)号: | CN115518960A | 公开(公告)日: | 2022-12-27 |
发明(设计)人: | 张辰;水亮亮;谭学军;郑晓光;李伦;陈亚杰;任奇;戴腾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市政工程设计研究总院(集团)有限公司;上海市政工程设计科学研究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9B3/00 | 分类号: | B09B3/00;B09B5/00;C04B20/02;C04B18/16;E04H5/02;B09B3/35 |
代理公司: | 上海弼兴律师事务所 31283 | 代理人: | 高晓莉;卜子雯 |
地址: | 200092 上***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工程 渣土 资源 利用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工程渣土资源化利用厂,具体包括办公区、预处理区、半成品堆放区、生产区、中央控制区和相关配套设施。其中,办公区用于厂区运行管理和试验检测,预处理区包括渣土预处理和杂物预处理,半成品堆放区包括预处理后渣土堆放和再生料堆放,生产区包括给料、计量、拌和、出料和传送等系统,中央控制区用于工程渣土资源化利用厂的智能监测与控制,相关配套设施服务于渣土资源化利用厂的日常运营保障。可对分布产生的工程渣土进行集中处理,保障再生产品的质量稳定和规模化应用,再生产品可用于道路工程及管涵回填等工程,可有效解决“工程渣土处置难”及“资源紧缺”两大城市发展难题,助力“无废城市”建设。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工程渣土资源化利用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工程渣土资源化利用厂。
背景技术
随着城镇化进程的不断推进,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维修和拆除过程中产生的建筑垃圾量与日俱增。据相关行业统计,2020年我国新增排放的建筑垃圾总量近40亿吨,其中工程渣土约占70%~80%,已成为建筑垃圾的重要组分。因此,若能对工程渣土进行资源化利用并替代传统土石方材料则可一举解决“渣土处置难”及“资源紧缺”两大城市发展难题。
工程渣土主要包括早期堆存的存量渣土和新工程建设开挖产生的新增渣土。其中,早期堆存渣土常与废弃混凝土、废弃砖瓦及装修垃圾等固废混合堆放,甚至还混有一些生活工艺特点而引入杂物等原因导致工程渣土组分复杂,由此给工垃圾等,而新增渣土也因来源广、不同深度挖出的渣土特性差异大,以及程渣土的资源化利用带来极大难度,资源化利用率较低。
工程渣土泥质资源属性显著,可作为烧结砖的原料,但因为对渣土特性要求高且烧结能耗大而逐渐淘汰。此外,向杂质含量较少的黏土中掺拌石灰、水泥及粉煤灰等无机结合料,即采用路拌法制备道路工程用灰土也是常用的方式,但该方式同样对渣土特性有较高要求,且路拌工艺存在计量精度难以控制、拌和均匀性差和扬尘大等问题,无法满足目前工程质量和环保管控的高要求,因此资源化利用率也较低。
针对工程渣土来源广、特性差异大、组分复杂和其泥质资源属性良好等特点,从做好资源化利用过程的质量控制,实现工程渣土的多路径资源化利用,提高工程渣土资源化利用率角度出发,亟需提出一种新的工程渣土资源化利用模式。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为了克服现有技术难以将工程渣土中的各种组分分离出来,从而给工程渣土的资源化利用带来极大难度,导致工程渣土资源化利用率较低的缺陷,提供一种工程渣土资源化利用厂。
本发明是通过下述技术方案来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工程渣土资源化利用厂,给出了工程渣土资源化利用厂的办公区、预处理区、半成品堆放区、生产区、中央控制区和相关配套设施的具体要求,可实现工程渣土的多路径、高质量且规模化的资源化利用,进而提高工程渣土资源化利用率。
本发明的一种工程渣土资源化利用厂,该渣土资源化利用厂包括:
办公区,所述办公区包括岗亭、办公室、会议室和试验室,所述办公区用于工程渣土资源化利用厂的生产运行管理和试验检测;
预处理区,所述预处理区用于对完成物性分析后分类堆放的工程渣土进行预处理工艺,所述预处理工艺包括对工程渣土依次进行干化、多级除杂、多级破碎、造粒及筛选,得到预处理后渣土及杂物,随后对所述杂物进行二次预处理,所述二次预处理包括高压冲洗、浮选和淋洗,以实现对所述杂物的分选;
半成品堆放区,所述半成品堆放区用于对所述预处理后渣土和预处理后所述杂物的分类堆放;
生产区,所述生产区包括给料系统、计量系统、拌和系统、出料系统和传送系统,所述生产区用于按试验配合比生产再生产品,所述再生产品包括固化渣土混合料和浇筑式回填材料;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市政工程设计研究总院(集团)有限公司;上海市政工程设计科学研究所有限公司,未经上海市政工程设计研究总院(集团)有限公司;上海市政工程设计科学研究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271823.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