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可打印金属粉末的熔融沉积型3D打印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210271407.2 | 申请日: | 2022-03-18 |
公开(公告)号: | CN114619053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5-16 |
发明(设计)人: | 祝勇仁;郑晓峰;娄岳海;申屠胜男;张红星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机电职业技术学院 |
主分类号: | B22F12/00 | 分类号: | B22F12/00;B22F12/50;B22F12/55;B33Y30/00 |
代理公司: | 浙江千克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3246 | 代理人: | 吴斌林 |
地址: | 310053 浙***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打印 金属粉末 熔融 沉积 装置 | ||
本发明公开了3D打印技术领域的一种可打印金属粉末的熔融沉积型3D打印装置,包括底板,底板上端位置设有打印料筒和调整机构,调整机构用于带动打印料筒不断移动到不同的打印位置;打印料筒内部设有第一活塞板,第一活塞板与打印料筒内壁滑动配合;打印料筒上端位置设有第一驱动机构;第一活塞板表面设有搅拌机构;打印料筒外侧表面设有上料机构,上料机构用于在第一活塞板在打印料筒内部最底端位置向上滑动时,自动的将打印材料运送到打印料筒内部;该装置通过搅拌机构可以在打印工件时,能够有效的防止打印材料凝固,同时通过在打印料筒内的打印材料打印完时,自动的将新的打印材料运送到打印料筒内。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3D打印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可打印金属粉末的熔融沉积型3D打印装置。
背景技术
3D打印技术是指通过连续的物理层叠加,并通过逐层增加材料来生成三维实体的技术,与传统的去除材料加工技术不同,因此又称添加制造。熔融沉积造型采用热熔喷头,使处于半流动状态的材料按CAD分层数据控制的路径挤压并堆积在指定的位置凝固成原型,逐层挤出堆积,凝固后形成整个原型或零件。
现有的3D打印装置在打印金属粉末时,是将金属粉末和膏状物液体混合在料筒内,然后将料筒内混合后的材料沿着一定的轨迹挤出堆积在一起,挤出后的材料会迅速凝固形成3D工件;但由于3D打印的时间较长,料筒内的混合物在长时间的打印时会逐渐的出现凝固的现象,混合物的流动性变差,从而会影响到整体的打印效果;同时在料筒内的打印材料打印完毕后,还需要再次混合新的打印材料注入到料筒内,操作比较复杂。
基于此,本发明设计了一种可打印金属粉末的熔融沉积型3D打印装置,以解决上述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打印金属粉末的熔融沉积型3D打印装置,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了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可打印金属粉末的熔融沉积型3D打印装置,包括底板,所述底板上端位置设有打印料筒和调整机构,所述调整机构用于带动打印料筒不断移动到不同的打印位置;所述打印料筒内部设有第一活塞板,所述第一活塞板与打印料筒内壁滑动配合;所述打印料筒上端位置设有第一驱动机构,所述第一驱动机构用于驱动第一活塞板在打印料筒内上下滑动挤压打印料筒内的打印材料;所述第一活塞板表面设有搅拌机构,所述搅拌机构用于在第一活塞板上下滑动时,自动搅拌打印料筒内的打印材料;所述打印料筒外侧表面设有上料机构,所述上料机构用于在第一活塞板在打印料筒内部最底端位置向上滑动时,自动的将打印材料运送到打印料筒内部。
所述第一驱动机构包括第一固定架,所述第一固定架与打印料筒固定连接且第一固定架上端表面固定连接有第一电机,所述第一电机输出轴底端固定连接有第一齿轮;所述第一固定架底端转动连接有第一转动架,所述第一转动架表面固定连接有外齿圈,所述外齿圈与第一齿轮啮合;所述第一转动架内中部位置设有第一螺纹杆,所述第一螺纹杆与第一转动架滑动连接且第一螺纹杆与第一固定架螺纹配合;所述第一活塞板与第一螺纹杆底端固定连接且第一螺纹杆具有自锁性。
所述搅拌机构包括第一传送带,所述第一传送带表面滑动连接有多个搅拌杆;所述第一活塞板表面开设有上下贯通的凹槽,所述第一传送带位于凹槽内部位置且第一传送带内部的两个转轴均与第一活塞板转动连接;所述第一传送带上下两端表面均与凹槽内壁密封贴合;所述第一传送带内部的两个转轴上端均固定连接有第一伸缩杆,所述第一伸缩杆与第一活塞板转动连接;所述第一转动架底端位置设有第二传动带,所述第二传动带内部的两个转轴均与第一转动架转动连接且第二传动带内部的两个转轴分别与两个第一伸缩杆固定连接;所述搅拌杆上端与第二传动带转动连接;所述第一转动架表面设有第二驱动机构,所述第二驱动机构用于在第一活塞板上下滑动时驱动第二传动带往复传动且在第一活塞板移动到打印料筒内最底端位置时开始驱动上料机构运行。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机电职业技术学院,未经浙江机电职业技术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271407.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可伸缩式作业机构
- 下一篇:一种实时干燥清理的木雕塑工作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