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6系铝镁硅合金的棒材生产的铸造工艺在审
申请号: | 202210269893.4 | 申请日: | 2022-03-18 |
公开(公告)号: | CN114769542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7-22 |
发明(设计)人: | 王征;李俊;柯伟;顾宏吕;熊攀;李宗宏;和龙云;马选瑞;盛鑫;杨德顺;保苏瑞;杨珍清;李文华;肖龙;孙啸飞;万小兵 | 申请(专利权)人: | 云南云铝泽鑫铝业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2D11/18 | 分类号: | B22D11/18;B22D11/20;B22D11/22;B22D11/16;B22D11/108 |
代理公司: | 昆明正原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53100 | 代理人: | 于洪;金耀生 |
地址: | 655500 云南省曲靖市富源*** | 国省代码: | 云南;5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系铝镁硅 合金 生产 铸造 工艺 | ||
本发明涉及一种6系铝镁硅合金的棒材生产的铸造工艺,属于6系铝合金熔铸生产技术领域。该方法棒材铸造前温度控制、铸造过程温度控制、铸造过程气压控制、铸造过程速度控制、铸造过程冷却控制、铝钛硼丝添加几部分。通过本发明工艺的实施,在6系铝镁硅合金的棒材的生产过冲中,完全消除了棒材的中心裂纹,解决了棒材通裂问题,合金元素分布均匀无偏析,棒材无气孔,无夹渣,无羽毛状晶,晶粒度1级,显著提高了产品的成品率,产品质量明显改善,增加企业的经济效益。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6系铝合金熔铸生产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6系铝镁硅合金的棒材生产的铸造工艺。
背景技术
目前铝合金棒材铸造研究的重点之一是研究和采用各种铸造工艺,消除棒材的裂纹,合金元素分布均匀无偏析,去除铝液中的气体和夹杂物,降低杂质含量,制备的棒材无气孔,无夹渣,无羽毛状晶,提升棒材晶粒度。这也是提高铝合金棒材产品质量和成品率的亟待解决的技术难题。
铸造工艺是保证棒材产品质量和成品率的关键技术,引起企业界的广泛关注。优化铸造工艺的目的,主要是消除铸造裂纹,净化铝液,细化晶粒,提升产品质量。
现有的6系铝镁硅合金棒材生产铸造工艺中的不足有:1、晶粒尺寸大,普遍在80-120μm;2、偏析层厚度过厚,普遍在120-180um之间;3、该产品主要用于轮毂生产,单只轮毂重量大,25-27kg/个。通常是因为浇铸温度范围过宽、溜槽及铸盘预热不充分、铸造气体及铸造冷却水流量设置不合理、喂丝量不足等工艺导致现有存在这些问题的,因此如何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是目前6系铝合金熔铸生产技术领域亟需解决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一种6系铝镁硅合金的棒材生产的铸造工艺,以解决现有6系铝镁硅合金的棒材生产过程中开裂成品率不高,产品质量低的问题;与传统铝合金6系铝镁硅合金的棒材生产的铸造工艺相比,产品无铸造裂纹,无气孔,无夹渣,无羽毛状晶,合金元素分布均匀无偏析,晶粒度达1级,明显提高了产品的成品率,产品质量显著改善,增加企业的经济效益。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6系铝镁硅合金的棒材生产的铸造工艺,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1),棒材铸造前温度控制:铝液内部温度740-750℃,铝液表面温度790-800℃,并对溜槽、分流盘、铸盘进行预热;
步骤(2),铸造过程温度控制:铸造温度:4月-10月铸造温度为705℃±5℃;11月-次年3月铸造温度为710±5℃;所述的铸造温度为铸盘尾部温度;
步骤(3),铸造过程气压控制:铸盘气体压力为4.4-4.6bar;
步骤(4),铸造过程速度控制:浇铸开始,引锭头启动牵引,牵引速度58-62mm/min;待引锭头牵引位移达到长度349-351mm,浇铸进入稳定阶段,将牵引速度提升76-78mm/min;浇铸进入浇铸结束阶段,调整牵引速度为59-61mm/min;
步骤(5),铸造过程冷却控制:水温控制在10-30℃,浇铸开始阶段控制水流量5.5-6.3m3/h;浇铸进行稳定阶段后,控制水流量11.8-12.5m3/h,之后保持该水流量;
步骤(6),铝钛硼丝添加:浇铸开始手动添加铝钛硼丝,添加量为9.8-10.2kg/炉次,之后自动添加铝钛硼丝,添加量为11.8-12.2kg/炉次。
进一步,优选的是,步骤(1)中,对溜槽、分流盘、铸盘预热至100-150℃;
进一步,优选的是,步骤(3)中,铸盘气体压力4.5bar。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云南云铝泽鑫铝业有限公司,未经云南云铝泽鑫铝业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269893.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