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应用风冷热泵作为冷源的多联机空调室外机组喷雾冷却系统及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210266712.2 | 申请日: | 2022-03-17 |
公开(公告)号: | CN114576738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6-03 |
发明(设计)人: | 杨凯;王瑜;康娜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京工业大学 |
主分类号: | F24F1/16 | 分类号: | F24F1/16;F24F11/84;F24F11/89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11816 江苏省南***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应用 风冷 作为 联机 空调 室外 机组 喷雾 冷却系统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应用风冷热泵作为冷源的多联机空调室外机组喷雾冷却系统及方法,属于空调散热技术领域,具体涉及到空调室外机组冷却装置。本发明主要包括风冷热泵系统、第一喷雾冷却系统、第二喷雾冷却系统,以解决多联机空调室外机组运行时间过长温度过高的问题。本发明应用风冷热泵技术以空气作为冷源,对两套喷雾冷却系统进行供冷,每套喷雾冷却系统均通过覆盖全面的喷雾空间对室外机组表面进行冷却。本发明使用多排喷嘴喷出的雾化液滴来冷却多联机空调室外机组,制冷效率高。通过调整管路上的截止阀,可满足室外机组不同位置的冷却需求。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应用风冷热泵作为冷源的多联机空调室外机组喷雾冷却系统及方法,属于空调散热技术领域,具体涉及到空调室外机组冷却装置。
背景技术
多联机空调的室外机在运行时会产生大量热量,热量可通过设置在室外机内的散热器排出。在夏天时,由于太阳对室外机组的高温直射,导致多联机空调室外机组的温度过高,最高可达到40℃,从而影响多联机空调的制冷效率和使用寿命。因此,如何解决空调室外机组的高温过热问题具有重要意义。
已有部分专利提出了冷却空调室外机组的方法,专利CN201921090868.X提出了一种空调室外机组喷淋装置,使用喷淋头对室外机组进行冷却,通过在室外机组下方设置集水槽来实现冷水的循环利用。该方案中没有设置冷源,因此难以保证对空调室外机组的持续冷却效果。专利CN202022550082.0提出了一种空调室外机冷却设备及空调,主要特点是,其冷源来自冷却塔,冷却塔对冷媒进行降温,然后冷媒与室外机组直接接触进行降温。然而这种传统液冷方式通过把室外机组浸入到冷却液中散热,由于系统设计复杂、密封问题导致可靠性较低、制冷效率较低等因素,不能满足多联机空调的散热需求。此外,多联机空调系统不使用冷却塔,使用冷却塔作为冷源的冷却系统无法适用于多联机空调室外机组降温的情况。
考虑到制冷效率及适用性等特点,本发明设计了一种应用风冷热泵作为冷源的多联机空调室外机组喷雾冷却系统。系统以风冷热泵系统作为冷源,该冷源可以对两套喷雾冷却系统进行供冷,每套喷雾冷却系统的喷雾空间均有三排喷嘴从室外机组左、上、右三个方向对各自的室外机组进行全方面冷却,室外机组底部均设有底池以循环利用水。根据室外机组所需供冷量的不同,系统还可通过调节管路截止阀对每套喷雾冷却系统的喷雾量进行调节,从而实现对室外机组的冷却所需供冷量的调节。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风冷热泵作为冷源的多联机空调室外机组喷雾冷却系统,包括风冷热泵系统、第一喷雾冷却系统、第二喷雾冷却系统;
其中风冷热泵系统包括压缩机3-1、冷凝器3-2、节流阀3-3、制冷剂循环泵3-4、蒸发器3-5;
蒸发器3-5具有制冷剂入口、制冷剂出口、喷雾介质入口、喷雾介质出口;
压缩机3-1的出口与冷凝器3-2的入口相连,冷凝器3-2的出口与节流阀3-3的入口相连,节流阀3-3的出口与制冷剂循环泵3-4的入口相连,制冷剂循环泵3-4的出口与蒸发器3-5的制冷剂入口相连,蒸发器3-5的制冷剂出口与压缩机3-1的入口相连;
其中第一喷雾冷却系统包括第一底池1-1、第一喷雾介质循环泵1-2、第一水箱1-3、蒸发器3-5、第一流量调节阀1-4、第一截止阀1-5、第一流量计1-6、第二截止阀1-7、第三截止阀1-8、第一排喷嘴1-9、第四截止阀1-10、第二排喷嘴1-11、第五截止阀1-12、第三排喷嘴1-13、第六截止阀1-14、第七截止阀1-15、第四排喷嘴1-16、第八截止阀1-17、第五排喷嘴1-18、第九截止阀1-19、第六排喷嘴1-20、第十截止阀1-21、第十一截止阀1-22、第七排喷嘴1-23、第十二截止阀1-24、第八排喷嘴1-25、第十三截止阀1-26、第九排喷嘴1-27、第一室外机组1-28、第一喷雾空间1-29;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京工业大学,未经南京工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266712.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