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树枝状聚酰胺-胺聚合物作为提高聚酰胺组合物耐热耐水解耐醇解性能添加剂的应用在审
申请号: | 202210266106.0 | 申请日: | 2022-03-17 |
公开(公告)号: | CN114685981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7-01 |
发明(设计)人: | 刘纪庆;陈平绪;叶南飚;张永;张超;邱志强;安朋;许建稳;林洁龙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金发科技新材料有限公司;上海金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8L77/06 | 分类号: | C08L77/06;C08L79/02;C08K7/14;C08J9/12 |
代理公司: | 广州粤高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44102 | 代理人: | 陈嘉毅 |
地址: | 215333 江苏省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树枝 聚酰胺 聚合物 作为 提高 组合 耐热 耐水 解耐醇解 性能 添加剂 应用 | ||
本发明提供了树枝状聚酰胺‑胺聚合物的新应用。树枝状聚酰胺‑胺聚合物作为提高聚酰胺组合物耐热耐水解耐醇解性能添加剂的应用。本发明将树枝状聚酰胺‑胺聚合物作为添加剂应用于聚酰胺组合物中,所述聚酰胺‑胺的多氨基与聚酰胺树脂的端羧基反应封端,能够减少水和/或醇对端羧基的攻击反应比例,提高聚酰胺组合物的耐水解耐醇解性能;同时树枝状聚酰胺‑胺聚合物表面密集的活性官能团可以建立不同聚酰胺分子链间的交联结构,提高熔体强度及均匀性,并且保证熔体流动性,使得聚酰胺组合物在Mucell成型过程中气泡既容易成长又不易破裂,且形成大小均匀且致密的微孔结构,保持聚酰胺组合物较高的性能保持率,同时可获得良外观的成品制件。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高分子材料技术领域,更具体地,涉及树枝状聚酰胺-胺聚合物作为提高聚酰胺组合物耐热耐水解耐醇解性能添加剂的应用。
背景技术
保有量达3亿之多的汽车业对PCR材料(Post Customer Recycled,即回收再生料)、轻量化技术方案需求越来越多,其中物理发泡(Mucell)作为轻量化技术的重要一个分支得到重视。物理发泡因为材料成型过程中超临界流体非常容易逃逸至表面,导致增强体系材料外观呈现浮纤或银丝等缺陷。物理发泡时发泡倍率越大,材料的机械性能降低越大,外观越容易呈现浮纤或银丝等缺陷。气泡成长的过程是熔体被吹胀的过程,一方面,要求熔体有一定的强度以避免破孔并孔现象;另一方面,要求熔体流动性好容易成孔,增加泡孔密度,减小泡孔尺寸,保证材料的机械性能保持率。熔体强度与熔体流动性相互矛盾,解决此问题将会解决Mucell成型的局限性。
聚酰胺因优异的耐热性、优异的强度和刚度等性能,在冷却系统特别是汽车冷却系统得到广泛应用,汽车冷却介质主要成分为乙二醇和水按照1:1体积比复配而成的混合液,因此汽车冷却系统及其周边的塑料制品必须能经受高温冷却液浸泡的考验,具有耐热耐水解耐醇解性能。
现有技术公开了一种可制造汽车散热器水箱部件的尼龙66(PA66)专用料,以PA66为基材,添加玻璃纤维、卤化亚铜、卤化甲、苯基次磷酸纳、氟化钙和有机抗氧剂等材料,钙盐的加入容易破坏PA66的分子间氢键作用,降低材料的结晶度,导致材料致密性下降,抗醇解的能力大打折扣。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解决现有聚酰胺组合物耐热耐水解耐醇解性能不足的问题,提供树枝状聚酰胺-胺聚合物作为提高聚酰胺组合物耐水解耐醇解性能添加剂的应用。
本发明的另一个目的在于一种用于物理发泡工艺的聚酰胺组合物。
本发明的另一个目的在于提供所述聚酰胺组合物的制备方法。
本发明的另一个目的在于提供所述聚酰胺组合物的应用。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为提高聚酰胺组合物耐热耐水解耐醇解性能,本发明提出一种将树枝状聚酰胺-胺聚合物作为提高聚酰胺组合物耐热耐水解耐醇解性能添加剂的应用树枝状聚酰胺-胺聚合物,所述树枝状聚酰胺-胺聚合物的末端基团为氨基。
本发明所述聚酰胺组合物耐热耐水解耐醇解性能,具体地为提高聚酰胺组合物在高温条件下耐水解耐醇解性能,所述高温条件为不低于100℃,进一步地,为100~130℃,110~130℃,更进一步地为120~130℃。
进一步地,本发明所述聚酰胺组合物为用于物理发泡工艺的聚酰胺组合物。进一步地,所述物理发泡工艺微发泡成型工艺(Mucell)。
发明人通过研究发现,将树枝状聚酰胺-胺聚合物作为添加剂添加至聚酰胺组合物中,树枝状聚酰胺-胺聚合物与聚酰胺树脂共混,所述聚酰胺-胺的多氨基与聚酰胺树脂的端羧基反应封端,能够减少水和/或醇对端羧基的攻击反应比例,与增强相(玻璃纤维或矿粉)表面的环氧活性官能团反应,同时树枝状聚酰胺- 胺聚合物表面密集的活性官能团可以建立不同聚酰胺分子链间的交联结构,提高熔体强度及均匀性,同时提高聚酰胺组合物的机械性能尤其是耐水解耐醇解性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金发科技新材料有限公司;上海金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未经江苏金发科技新材料有限公司;上海金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266106.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