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树枝状聚酰胺-胺聚合物作为提高聚酰胺组合物耐热耐水解耐醇解性能添加剂的应用在审
申请号: | 202210266106.0 | 申请日: | 2022-03-17 |
公开(公告)号: | CN114685981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7-01 |
发明(设计)人: | 刘纪庆;陈平绪;叶南飚;张永;张超;邱志强;安朋;许建稳;林洁龙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金发科技新材料有限公司;上海金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8L77/06 | 分类号: | C08L77/06;C08L79/02;C08K7/14;C08J9/12 |
代理公司: | 广州粤高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44102 | 代理人: | 陈嘉毅 |
地址: | 215333 江苏省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树枝 聚酰胺 聚合物 作为 提高 组合 耐热 耐水 解耐醇解 性能 添加剂 应用 | ||
1.树枝状聚酰胺-胺聚合物作为提高聚酰胺组合物耐热耐水解耐醇解性能添加剂的应用,其特征在于,所述树枝状聚酰胺-胺聚合物的末端基团为氨基。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应用,其特征在于,所述聚酰胺组合物为用于物理发泡工艺的聚酰胺组合物。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应用,其特征在于,所述树枝状聚酰胺-胺聚合物的用量占聚酰胺组合物总重量的1~20%。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应用,其特征在于,所述聚酰胺组合物中聚酰胺的端羧基含量≥40mmol/kg;所述端羧基含量按照GB/T 38138-2019方法B测定得到。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应用,其特征在于,所述聚酰胺组合物中聚酰胺的端羧基含量为75~90mmol/kg。
6.一种用于物理发泡工艺的聚酰胺组合物,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按重量份计算的组分:
聚酰胺树脂 28-88.4份;
树枝状聚酰胺-胺聚合物 1-20份;
增强相 10-50份;
助剂 0-2份;
所述树枝状聚酰胺-胺聚合物的末端基团为氨基。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聚酰胺组合物,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按重量份计算的组分:
聚酰胺树脂 43.8-64.2份;
树枝状聚酰胺-胺聚合物 10-15份;
增强相 25-45份;
助剂 0.6-1份。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聚酰胺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聚酰胺组合物中聚酰胺的端羧基含量≥40mmol/kg。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聚酰胺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聚酰胺组合物中聚酰胺的端羧基含量为75~90mmol/kg。
10.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聚酰胺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树枝状聚酰胺-胺聚合物的末端基团数≥64。
11.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聚酰胺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增强相为玻璃纤维或矿粉中的至少一种。
12.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聚酰胺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助剂为抗氧剂、润滑剂中的一种或多种。
13.权利要求6~12任一项所述聚酰胺组合物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将聚酰胺树脂、树枝状聚酰胺-胺聚合物、助剂预混后加入至双螺杆挤出机中,增强相由侧喂料口加入至双螺杆挤出机中,各组分在双螺杆中共混挤出,经过拉条、冷却、切粒,得到所述聚酰胺组合物。
14.权利要求6~12任一项所述聚酰胺组合物在制备冷却系统用聚酰胺制品中的应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金发科技新材料有限公司;上海金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未经江苏金发科技新材料有限公司;上海金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266106.0/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