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应急布控机器人有效
申请号: | 202210264889.9 | 申请日: | 2022-03-17 |
公开(公告)号: | CN114762982B | 公开(公告)日: | 2023-10-24 |
发明(设计)人: | 孙姿雯 | 申请(专利权)人: | 武汉裕众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5J11/00 | 分类号: | B25J11/00 |
代理公司: | 北京国源中科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6179 | 代理人: | 王少勇 |
地址: | 430000 湖北省武汉市洪山区书城***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应急 布控 机器人 | ||
本发明涉及布控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应急布控机器人。包括底座、起降结构、张合自锁结构,通过在起降结构快要移动至下端顶点时,自锁限位件与限位块相接触,随着起降结构继续向下移动,自锁限位件逐步压动限位块收缩,待移动到下端顶点位置后,自锁限位件压缩限位块至完全收缩,并将起降结构上的移动端被限位块限位在压缩位置的内部,同时受到自锁限位件的保持施压,以限制起降结构的移动也限制遏制板的闭合,使起降结构的移动端形成自锁,使遏制板通过地面的反作用力始终都能遏制机器人的被动运动,有效地对危险人员的运动进行遏制与控制,极大地提高了机器人与安保之间的配合性。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布控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应急布控机器人。
背景技术
机器人技术的发展,是一个科学技术发展共同的一个综合性的结果,是为社会经济发展产生了一个重大影响的一门科学技术。经济的发展改变了人类社会结构的组成,现今的人类对于安全保障的需求愈发地强烈,而在智能化大发展的浪潮下,利用机器人来替代传统的保安人员的趋势已经越来越明显。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在小区、商场、会议中心、车站、机场等场所的人流量日益增多,而活动人数的增加就容易导致各种意外事件的发生。因此,传统的固定摄像头监控方式已经不能有效得震慑和制止犯罪,无法满足日益复杂的安保需求。因此,对于一些城市公共场所需求一种应急布控机器人来帮助安保配合完成一些动作。
如公开号CN113329209A中,通过使用警用巡逻机器人可代替部分巡逻的工作,可实现全天候自动化巡逻,机器人搭载的摄像头抓拍能力比警员拦截筛查效率要高。并且机器人采集的数据可进到公安网,对比布控信息,有告警的话可及时发到警员手中的警务通,完成有效的布控业务。机器人可自动巡逻,覆盖的区域比定点安装的采集设备更具有机动型,防止犯罪份子故意避开卡口。但还存在如下问题:现有的布控机器人大多都配备有抓捕机构,在需要对危险人员进行抓捕控制时,机器人往往发射出抓捕网,在控制到危险人员时,因机器人本身的自重并不高,因此危险人员大多可以带动机器人移动,并能快速进行挣脱,无法有效地对危险人员进行控制,机器人与安保等人员之间的配合性较低。
发明内容
(一)解决的技术问题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应急布控机器人,具备对危险人员射出抓捕网控制后,机器人本身张开扼制板并进行自锁以对危险人员的行动进行有效阻碍,提高与安保之间的配合性等优点,解决了机器人对危险人员射出抓捕网抓捕控制后,机器人会被带动而无法有效对危险人员扼制行动,导致与安保之间的配合性较低的问题。
(二)技术方案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应急布控机器人,包括底座、起降结构、张合自锁结构,所述起降结构与所述张合自锁结构均设置在所述底座上,所述起降结构提供上下移动的移动力以带动遏制板张合,所述张合自锁结构受到移动力的作用驱动遏制板张开闭合,并在遏制板运动到端点时形成自锁,使遏制板在张开后受到外力不会复位以提供遏制力,使遏制板在闭合后移动力消失遏制板不会张开;
遏制板运动的端点为所述起降结构向上移动至顶点与所述起降结构向下移动至顶点;
通过所述起降结构向下运动提供力带动遏制板张开运动,所述起降结构将要向下移动至顶点时,所述张合自锁结构上的随所述起降结构移动的自锁限位件与向下移动的顶点固定位置的限位块相接触,随着向下移动,自锁限位件逐步压动限位块收缩,待移动到向下移动的顶点位置时,自锁限位件压缩限位块至完全收缩,使所述起降结构上的移动端被限位块限位在压缩的内部,以限制所述起降结构的移动同时限制遏制板的闭合形成端点处自锁。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武汉裕众信息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武汉裕众信息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264889.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