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毛针织物编织密度系数的测量方法及系统在审
申请号: | 202210264625.3 | 申请日: | 2022-03-17 |
公开(公告)号: | CN114719756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7-08 |
发明(设计)人: | 张卓;郭庆园;田家明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州海关技术中心 |
主分类号: | G01B11/02 | 分类号: | G01B11/02;G01N9/00;G01N33/36;G06T17/00 |
代理公司: | 广州粤高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44102 | 代理人: | 朱忠俊 |
地址: | 510623 广东省广州市天***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针织物 编织 密度 系数 测量方法 系统 | ||
1.一种毛针织物编织密度系数的测量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S1:获取待测样品的点云数据;
S2:通过待测样品的点云数据建立待测样品的模型;
S3:通过待测样品的模型计算待测样品的纱线总长度L以及组成待测样品的单个线圈的平均长度S;
S4:通过所述待测样品的重量M与所述纱线总长度L、单个线圈的平均长度S计算得到编织密度系数K,公式为:
在S4前任一步骤中还包括获取待测样品的重量M。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毛针织物编织密度系数的测量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1中获取待测样品的点云数据具体为:将待测样品固定,通过点云数据获取设备全面扫描待测样品。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毛针织物编织密度系数的测量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2中所述通过待测样品的点云数据建立待测样品的模型包括以下步骤:
S21:将点云数据输入点云数据处理软件中,点云数据处理软件自动生成待测样品中所有单个线圈的三维模型;
S22:根据单个线圈的三维模型建立单个线圈的数学模型。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毛针织物编织密度系数的测量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22中根据单个线圈的三维模型建立单个线圈的数学模型具体为:
S221:获取形成单个线圈的三维模型的每个点的曲率;
S222:将曲率不为0且曲率相同的相邻点分为一组,即可将单个线圈上的曲率不为0且曲率相同的相邻点分为n组,每组点形成一段圆弧,即可形成n段圆弧,计算得到每段圆弧的方程;将曲率为0且相邻的点分为一组,即可将单个线圈上曲率为0且相邻的点分为m组,每组点形成一段直线段,即可形成m段直线段,计算得到每段直线段的方程;联立单个线圈所有的直线段方程与圆弧方程,得到单个线圈的数学模型;
所述n为大于0的正整数,所述m为大于0的正整数。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毛针织物编织密度系数的测量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3中所述通过待测样品的模型计算待测样品的纱线总长度L以及组成待测样品的单个线圈的平均长度S;
S31:根据每段圆弧的方程,计算出每段圆弧的长度;根据每段直线段的方程,计算出每段直线段的长度;
S32:将单个线圈的所有直线段与圆弧段长度相加得到单个线圈的长度;
S33:对所有的单个线圈的数学模型执行步骤S31至步骤S32,得到所有单个线圈的长度,将所有单个线圈的长度相加得到待测样品的纱线总长度L;
S34:将待测样品的纱线总长度除以单个线圈的个数,得到单个线圈的平均长度S。
6.根据权利要求1至5任一项所述的一种毛针织物编织密度系数的测量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1开始前标记出待测样品中线圈结构单元的几何始末点。
7.一种用于实现权利要求1至6任一项所述的毛针织物编织密度系数的测量方法的测量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用于放置待测样品的载样台(1)、用于测量待测样品重量的电子称重装置(2)、用于扫描待测样品的三维激光扫描仪(3)、用于安装三维激光扫描仪(3)的安装架(4)、含有点云数据处理软件的数据处理模块(5)以及用于模拟输出待测样品三维模型的上位机(6);所述载样台(1)设于安装架(4)下方,所述电子称重装置(2)与所述数据处理模块(5)电连接,所述三维激光扫描仪(3)与所述数据处理模块(5)电连接,所述数据处理模块(5)与所述上位机(6)电连接。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测量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架(4)设置有滑轨(41),所述三维激光扫描仪(3)与所述滑轨(41)滑动连接。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测量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驱动装置(7),所述三维激光扫描仪(3)与所述驱动装置(7)相连并由所述驱动装置(7)驱动在所述滑轨(41)上滑动。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测量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子称重装置(2)安装于所述载样台(1)上,且电子称重装置(2)用于放置待称重物品的平面外露于载样台(1)。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州海关技术中心,未经广州海关技术中心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264625.3/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