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智能造墩机及施工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210264553.2 | 申请日: | 2022-03-17 |
公开(公告)号: | CN114717950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7-08 |
发明(设计)人: | 田唯;张超;薛志武;李拔周;李阳;田涛;余汉锦;林治民;吴柯;汪华文;狄飞超;王磊;罗平;王炜;王臻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交武汉港湾工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1D21/00 | 分类号: | E01D21/00;E01D19/02;E01D19/10;E01D101/26 |
代理公司: | 武汉维盾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2244 | 代理人: | 彭永念 |
地址: | 430048 湖北***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智能 造墩机 施工 方法 | ||
1.一种智能造墩机,其特征是:包括爬架系统(3)和模板支架系统(2),模板支架系统(2)位于爬架系统(3)上方;
爬架系统(3)内侧设有爬升导轨(11),还设有固设在墩体(6)上的锚座(9),锚座(9)与爬升导轨(11)之间设有爬升装置;
爬架系统(3)的顶部设有水平布置的滑动平台(23),模板支架系统(2)的底部通过退模平台(22)与滑动平台(23)连接,模板支架系统(2)的内壁设有外模板(1);
还设有内模板支架(13),内模板(7)设置在内模板支架(13)的外壁。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智能造墩机,其特征是:爬升装置的结构为:在爬架系统(3)内侧设有提升锚架(12),提升锚架(12)与锚座(9)之间设有电动葫芦;
在电动葫芦上设有重力传感器,用于检测电动葫芦的受力;
重力传感器与PLC电连接,PLC与电动葫芦电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智能造墩机,其特征是:爬升装置的结构为:顶升油缸(14)的一端与锚座(9)连接,顶升油缸(14)的另一端与防坠机构(10)连接,防坠机构(10)与爬升导轨(11)连接;
在防坠机构(10)上设有滚轮,滚轮卡在爬升导轨(11)的轨道槽内,防坠机构(10)内还设有可转动的棘板,在爬升导轨(11)上设有多个沿爬升导轨(11)均布的顶升销(15),棘板与顶升销(15)连接;
当防坠机构(10)下行时,棘板可转动避让顶升销(15),当防坠机构(10)上行时,棘板被限位不能转动,以顶升爬升导轨(11);
在防坠机构(10)上设有重力传感器,用于检测棘板的受力,重力传感器与PLC电连接,PLC与电动葫芦电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智能造墩机,其特征是:在内模板支架(13)的顶部设有振捣系统(8),振捣系统(8)上设有可定点投放的内置振捣器。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智能造墩机,其特征是:在退模平台(22)的底部设有多个滑动轮组(221),在滑动平台(23)的顶部设有滑轨(231),滑动轮组(221)的轮座(226)设有辊轮(227),辊轮(227)压在滑轨(231)的表面,在轮座(226)两侧的内侧还设有悬臂限位轮(228),悬臂限位轮(228)倒勾在滑轨(231)的两侧翼缘内侧,在退模平台(22)与滑动平台(23)之间设有退立模驱动机构(24);
在滑轨(231)上设有限位滑槽(225),在退模平台(22)的底部设有滑动支臂(223),滑动支臂(223)上设有滑动限位销(222),以实现退模平台(22)滑动行程限位;
退立模驱动机构(24)的结构为:可伸缩的丝杆螺母机构(243)一端与滑动支臂(223)连接,另一端与滑轨(231)连接,丝杆螺母机构(243)还通过传动机构(241)与驱动电机(242)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智能造墩机,其特征是:在爬架系统(3)或模板支架系统(2)上设有倾角传感器,倾角传感器与PLC电连接,PLC与爬升装置电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智能造墩机,其特征是:所述的爬架系统(3)由两个侧面框架(31)和两个正面框架(32)组成矩形框架,侧面框架(31)与正面框架(32)之间通过连接拉杆(33)互相连接;
侧面框架(31)和正面框架(32)设有多个水平布置的桁架框架(4),桁架框架(4)之间通过杆件(5)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交武汉港湾工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未经中交武汉港湾工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264553.2/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