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用于促进杉木生长的促生菌及微生物肥料在审
申请号: | 202210263591.6 | 申请日: | 2022-03-17 |
公开(公告)号: | CN114540244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5-27 |
发明(设计)人: | 邓小军;罗敦;林武;覃祚玉;唐健;王会利;宋贤冲;覃其云;曹继钊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西壮族自治区林业科学研究院 |
主分类号: | C12N1/20 | 分类号: | C12N1/20;C05G3/00;C12R1/10;C12R1/07;C12R1/01 |
代理公司: | 北京棘龙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740 | 代理人: | 张开 |
地址: | 530002 广西壮*** | 国省代码: | 广西;4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促进 杉木 生长 促生菌 微生物 肥料 |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用于促进杉木生长的促生菌,所述促生菌包括地衣芽孢杆菌、嗜热脂肪地衣芽孢杆菌和赖氨酸芽孢杆菌,重量比为3:2:1。本发明微生物肥料采用地衣芽孢杆菌、嗜热脂肪地衣芽孢杆菌和赖氨酸芽孢杆菌组成的促生菌与其他原料配合使用。芽孢杆菌作为一种活性剂,能大量分泌有机酸,溶解无机磷,提高植物对磷素的吸收利用,特别适用于桂东南红壤区林木生物菌肥和林木促生菌剂的生产,可进一步研制开发微生物复合肥料和菌剂。通过调配的营养液中包括多种营养元素,提高了产品的营养组成,同时加入经过煅烧处理后的贝壳粉,活性增强,原料之间进行组合配比,提高了产品的肥效。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微生物肥料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用于促进杉木生长的促生菌及微生物肥料。
背景技术
生物有机肥是指特定功能微生物与主要以动植物残体(如畜禽粪便、农作物秸秆等)为来源并经无害化处理、腐熟的有机物料复合而成的一类兼具微生物肥料和有机肥效应的肥料。生物有机肥中的有益微生物进入土壤后与土壤中微生物形成相互间的共生增殖关系,抑制有害菌生长并转化为有益菌,相互促进,相互影响,起到群体的协同作用,有益菌在生长繁殖过程中产生大量的代谢产物,促使有机物的分解转化,能直接或间接为作物提供多种营养和刺激性物质,促进和调控作物生长。
现有的微生物肥料采用的菌剂配比简单,在杉木根际适应性不强其定殖活性不高,促生长效果不显著,需进一步的改进处理,基于此,提供一种用于促进杉木生长的促生菌及微生物肥料。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的缺陷,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用于促进杉木生长的促生菌及微生物肥料。
本发明解决技术问题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用于促进杉木生长的促生菌,所述促生菌包括地衣芽孢杆菌、嗜热脂肪地衣芽孢杆菌和赖氨酸芽孢杆菌,重量比为3:2:1。
微生物肥料包括以下重量份原料:
促生菌10-30份、营养液10-20份、改性硅藻土5-10份、秸秆灰5-10份、煅烧贝壳粉1-5份和1-3份禽畜粪。
优选地,所述微生物肥料包括以下重量份原料:
促生菌10-30份、营养液10-20份、改性硅藻土5-10份、秸秆灰5-10份、煅烧贝壳粉1-5份和1-3份禽畜粪。
优选地,所述煅烧贝壳粉的煅烧方法为:将贝壳粉按照重量比1:3送入到质量分数30-40%的马盐酸溶液中,然后水洗、干燥,再于500-600℃下进行煅烧10-20min,煅烧结束,冷却至室温,然后进行热处理,处理结束,即可。
优选地,所述热处理的具体操作步骤为:将温度先以1-3℃/min的速率升至350-450℃,反应20-30min,然后再以5℃/min的速率升至600℃,继续保温10-20min,最后自然冷却至室温。
优选地,所述营养液的制备方法为:
S1:将亚硒酸钠溶于水中,配成原母液,使亚硒酸钠的浓度为30-50g/l;
S2:将尿素、磷酸氢二铵、磷酸二氢钾与亚硒酸钠溶液混合,体积比为1:(2-3),然后在45℃下进行震荡螯合40-50h;
S3:将S2产物与改性膨润土反应,反应结束,得到营养液。
优选地,所述改性膨润土的改性方法为:将膨润土送到煅烧炉中进行煅烧,煅烧温度为500℃,煅烧10-20min,煅烧结束,冷却至40℃,然后于活化液中进行搅拌处理,搅拌结束,水洗、干燥,得到改性膨润土。
优选地,所述活化液为氯化镧、盐酸按照重量比1:3,搅拌至原料充分混合,得到活化液。
优选地,所述活化液中进行搅拌处理,搅拌转速为100-500r/min,搅拌时间为10-20min。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西壮族自治区林业科学研究院,未经广西壮族自治区林业科学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263591.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