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船舶传染性疾病防控送风系统及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210262660.1 | 申请日: | 2022-03-17 |
公开(公告)号: | CN114852309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9-12 |
发明(设计)人: | 丁德锋;陈秋实;张克锐;张紫莹;汪俊峰;邹建伟;张奕凡;李文尧 | 申请(专利权)人: | 集美大学 |
主分类号: | B63J2/02 | 分类号: | B63J2/02;A61L9/20 |
代理公司: | 厦门市精诚新创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5218 | 代理人: | 赵薇 |
地址: | 361000 福***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船舶 传染 性疾病 送风 系统 方法 | ||
本发明涉及一种船舶传染性疾病防控送风系统及方法,系统的新风回路中包括空气预处理及杀菌装置、除湿转轮、第一海水冷却器、第二海水冷却器、第三紫外线杀菌器、第二风机和电动风阀;再生风回路中包括第一电磁三通风阀、第二电磁三通风阀、冷凝器、废气换热器、第一紫外线杀菌器、第二紫外线杀菌器、第一风机。本发明可以根据传染病防护要求,控制处理风及再生风的来源,并进行紫外线杀菌,同时可以根据船舶的运行状态,选择船舶废气或利用海水源热泵吸收海水中的热量对吸附材料进行再生,实现了船舶内部空气无病毒流通,且运行费用较低,安全可靠。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船舶传染性疾病防控送风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船舶传染性疾病防控送风系统及方法。
背景技术
对于船舶系统而言,送风系统的优劣直接关系着船员、旅客的乘船舒适性。船舶舱室空气中包括至少652种组份,主要有:脂肪烃、芳香烃、含氧有机物等,其中苯、二甲苯、大肠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黑曲霉菌等对人体有很大的伤害,若长期生活在这样的密闭环境里,将严重损害人体机能,因此迫切需要对现行船舶送风系统进行改造升级,以提升对传染性疾病的防范功能。
船舶舱室也存在较多高温高湿环境,转轮除湿能达到深度除湿效果,但转轮除湿所用的吸附材料,如常见的硅胶、氯化锂等,再生温度都高于100℃,直接通过再生加热装置对其加热,能耗巨大。而船舶在运行过程会释放大量的废气废热,其中柴油机是整条船舶的核心,其废气温度为260~400℃。据统计,由废气带走的热量约占柴油机总输入能量的30%,大量废气废热的直接排出既污染了环境,也不符合当前节能减排的理念。将转轮除湿技术应用于船舶传染性疾病防控送风系统除湿,能结合船舶的实际运行工况,利用船舶余热,可显著降低除湿过程的能耗。
申请号为CN201110206159.5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船用两级转轮除湿空调系统及其操作方法,利用船舶废热作为转轮的再生能源,但不具有对传染性疾病的防范功能;申请号为CN202010281424.5和CN202010425905.9的中国专利虽提供了船舶供风的灭菌消毒系统,但都没有利用船舶已有的余热,能耗较高;申请号为CN202022596889.8的中国专利为实现船舶灭菌消毒,集成了过滤吸附、紫外线杀菌消毒和等离子杀菌消毒三重净化,但在等离子杀菌消毒过程中,存在甲醛、乙醛、丙酮等有机副产物的危害。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提出了一种船舶传染性疾病防控送风系统及方法。
具体方案如下:
一种船舶传染性疾病防控送风系统,包括新风回路和再生风回路,其中:
新风回路中包括空气预处理及杀菌装置、除湿转轮、第一海水冷却器、第二海水冷却器、第三紫外线杀菌器、第二风机和电动风阀;电动风阀的一端经风管与舱室内部串接后,电动风阀的另一端经风管接入新风入口管内,新风入口管的一端与室外串接,新风入口管的另一端与空气预处理及杀菌装置的一端串接,空气预处理及杀菌装置的另一端经风管与除湿转轮的第一除湿区的一端串接,第一除湿区的另一端经风管与第二海水冷却器的一端串接,第二海水冷却器的另一端经风管与第二除湿区的一端串接,第二除湿区的另一端经风管与第一海水冷却器的一端串接,第一海水冷却器的另一端经风管与第三紫外线杀菌器的一端串接,第三紫外线杀菌器的另一端经风管与第二风机的进风口串接,第二风机的出风口与舱室内部串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集美大学,未经集美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262660.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