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柔性自支撑Co嵌入N掺杂的三维多孔碳基材料、制备方法及其应用有效
| 申请号: | 202210262251.1 | 申请日: | 2022-03-17 |
| 公开(公告)号: | CN114725406B | 公开(公告)日: | 2023-10-03 |
| 发明(设计)人: | 王博;杨文秀;冯霄;王锦明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理工大学;北京理工大学前沿技术研究院(济南) |
| 主分类号: | H01M4/90 | 分类号: | H01M4/90;H01M4/88;H01M12/06;B82Y30/00;B82Y40/00 |
| 代理公司: | 北京理工大学专利中心 11120 | 代理人: | 张洁 |
| 地址: | 100081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柔性 支撑 co 嵌入 掺杂 三维 多孔 基材 制备 方法 及其 应用 | ||
1.一种柔性自支撑Co嵌入N掺杂的三维多孔碳基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材料以N掺杂碳纳米纤维为基体,基体表面上负载有N掺杂的碳纳米片阵列,碳纳米片阵列上生长有N掺杂的碳纳米管,N掺杂的碳纳米管中封装有Co纳米粒子;所述材料中Co元素含量为2wt%~3wt%,N元素含量为6at%~10at%,比表面积为350m2g-1~700m2g-1,微孔、介孔和大孔均有分布且具有柔性。
2.一种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柔性自支撑Co嵌入N掺杂的三维多孔碳基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步骤如下:
(1)将ZnO和聚丙烯腈溶于溶剂中,搅拌混合均匀后得到纺丝溶液,对所述纺丝溶液进行静电纺丝,得到ZnO/PAN纤维膜;
(2)将所述ZnO/PAN纤维膜浸入的2-甲基咪唑溶液中10min~20min,然后加入锌盐和钴盐的金属盐混合溶液,搅拌反应40min~60min,反应结束后,洗涤、冷冻干燥,得到CoZn-ZIF@ZnO/PAN;其中,ZnO/PAN纤维膜和2-甲基咪唑的质量比为0.2~0.4:1;2-甲基咪唑和金属盐总量的摩尔比为4~8:1;锌盐和钴盐的摩尔比为1:1~3:1;
(3)将三聚氰胺和所述CoZn-ZIF@ZnO/PAN分别放入管式炉的上下游,然后通入氮气,首先升温至300℃~350℃保温2h~4h;然后升温至900℃~950℃保温2h~4h;保温结束后,在2M~4M的硝酸溶液中浸泡24h~48h,浸泡结束后,洗涤、冷冻干燥,得到一种柔性自支撑Co嵌入N掺杂的三维多孔碳基材料;其中,三聚氰胺质量为CoZnZIF@ZnO/PAN膜质量的1倍~4倍。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柔性自支撑Co嵌入N掺杂的三维多孔碳基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中,ZnO和聚丙烯腈质量比为0.1:1~2:1;聚丙烯腈重均分子量为5万~20万。
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柔性自支撑Co嵌入N掺杂的三维多孔碳基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中,所述溶剂为DMF。
5.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柔性自支撑Co嵌入N掺杂的三维多孔碳基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中,静电纺丝时,纺丝溶液中聚丙烯腈浓度为0.1g/mL~0.15g/mL;正压为16KV~20KV,负压为1KV~1.5KV;推注速度0.18mm/min~0.24mm/min;接收距离为16cm~20cm。
6.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柔性自支撑Co嵌入N掺杂的三维多孔碳基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2)中,所述锌盐和钴盐均为硝酸盐。
7.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柔性自支撑Co嵌入N掺杂的三维多孔碳基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3)中,升温速率为2℃/min~5℃/min。
8.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柔性自支撑Co嵌入N掺杂的三维多孔碳基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中,ZnO和聚丙烯腈质量比为0.1:1~2:1;聚丙烯腈重均分子量为5万~20万;所述溶剂为DMF;静电纺丝时,纺丝溶液中聚丙烯腈浓度为0.1g/mL~0.15g/mL;正压为16KV~20KV,负压为1KV~1.5KV;推注速度0.18mm/min~0.24mm/min;接收距离为16cm~20cm;
步骤(2)中,所述锌盐和钴盐均为硝酸盐;
步骤(3)中,升温速率为2℃/min~5℃/min。
9.一种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柔性自支撑Co嵌入N掺杂的三维多孔碳基材料的应用,其特征在于:所述材料作为ORR/OER双功能催化剂使用。
10.一种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柔性自支撑Co嵌入N掺杂的三维多孔碳基材料的应用,其特征在于:所述材料作为锌空气电池的自支撑催化剂电极使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理工大学;北京理工大学前沿技术研究院(济南),未经北京理工大学;北京理工大学前沿技术研究院(济南)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262251.1/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