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具有主塔塔柱横撑功能的横梁支架结构及使用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210261803.7 | 申请日: | 2022-03-16 |
公开(公告)号: | CN114541270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5-27 |
发明(设计)人: | 毛伟琦;代皓;王雄;涂满明;伍小团;蒋本俊;田继开;张瑞霞;李少一;张露;张德致;严杰;张昭贤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铁大桥局集团有限公司;中铁大桥局集团第五工程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1D21/00 | 分类号: | E01D21/00;E01D19/14;E01D11/04;E01D11/02 |
代理公司: | 武汉智权专利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42225 | 代理人: | 何伟 |
地址: | 430050 湖***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具有 主塔塔柱横撑 功能 横梁 支架 结构 使用方法 | ||
1.一种具有主塔塔柱横撑功能的横梁支架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横梁支架结构包括:
下梯形桁架(1),所述下梯形桁架(1)包括两个沿桥梁横向设置的底部水平杆(11),每个所述底部水平杆(11)的两端均分别与两个主塔塔柱(3)连接;
上主梁(2),所述上主梁(2)设于所述下梯形桁架(1)的上方。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主塔塔柱横撑功能的横梁支架结构,其特征在于:
每个所述底部水平杆(11)的两端分别连接有斜杆(12),两个所述斜杆(12)上端之间连接有顶部水平杆(13);
两个所述底部水平杆(11)之间、两个所述顶部水平杆(13)之间以及每个所述底部水平杆(11)与两端的斜杆(12)之间均通过连接杆(14)连接。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具有主塔塔柱横撑功能的横梁支架结构,其特征在于:
每个所述底部水平杆(11)均包括底部水平钢段(111)和位于所述底部水平钢段(111)两侧的端部钢段(112),每个所述端部钢段(112)均包括水平部(1121)、倾斜部(1122)和节点板(1123),所述底部水平钢段(111)两端通过法兰盘与两个所述端部钢段(112)的水平部(1121)连接,两个所述端部钢段(112)的倾斜部(1122)通过法兰盘分别与对应的两个所述斜杆(12)的下端连接,两个所述端部钢段(112)的节点板(1123)分别与两个主塔塔柱(3)连接;
每个所述顶部水平杆(13)均包括顶部水平钢段(131),所述顶部水平钢段(131)两端通过法兰盘分别与对应的两个所述斜杆(12)的上端连接。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具有主塔塔柱横撑功能的横梁支架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横梁支架结构还包括:
四个下支撑部(4),四个所述下支撑部(4)与两个主塔塔柱(3)连接且分别位于四个所述端部钢段(112)的下方,四个所述下支撑部(4)用于支撑所述下梯形桁架(1)。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具有主塔塔柱横撑功能的横梁支架结构,其特征在于:
四个所述下支撑部(4)与所述下梯形桁架(1)之间设置抄垫(8)。
6.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具有主塔塔柱横撑功能的横梁支架结构,其特征在于:
每个所述端部钢段(112)的节点板(1123)上设有多个竖向长圆孔(1124),所述节点板(1123)通过所述竖向长圆孔(1124)与对应的主塔塔柱(3)预设的爬锥(5)连接。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主塔塔柱横撑功能的横梁支架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横梁支架结构还包括:
四个上支撑部(6),四个所述上支撑部(6)与两个主塔塔柱(3)连接且位于所述上主梁(2)两端的下方,四个所述上支撑部(6)用于支撑所述上主梁(2)。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具有主塔塔柱横撑功能的横梁支架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上主梁(2)包括:
多个分配梁(21),多个所述分配梁(21)分别设于四个所述上支撑部(6)和所述下梯形桁架(1)上方;
贝雷梁主体(22),所述贝雷梁主体(22)设于所述分配梁(21)上方;
异形排架(23),所述异形排架(23)设于所述贝雷梁主体(22)上方;
垫梁(24),所述垫梁(24)设于所述异形排架(23)与贝雷梁主体(22)之间;
底模(25),所述底模(25)设于异形排架(23)上。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具有主塔塔柱横撑功能的横梁支架结构,其特征在于:
所述贝雷梁主体(22)包括第一贝雷梁(221)、第二贝雷梁(222)和第三贝雷梁(223),所述第一贝雷梁(221)、第二贝雷梁(222)和第三贝雷梁(223)分别与对应的所述分配梁(21)形成简支结构,且所述第一贝雷梁(221)与第二贝雷梁(222)之间、所述第二贝雷梁(222)与第三贝雷梁(223)之间横向交错布置。
10.一种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主塔塔柱横撑功能的横梁支架结构的使用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施工主塔塔柱(3)到预设高度后,沿桥梁横向设置下梯形桁架(1)的两个底部水平杆(11),使每个底部水平杆(11)的两端均分别与两个主塔塔柱(3)连接;
继续施工主塔塔柱(3)直至主塔塔柱(3)高度超过主塔横梁(7)后,在两个底部水平杆(11)上拼装得到下梯形桁架(1),再在下梯形桁架(1)上搭设上主梁(2),待上主梁(2)搭设完毕后进行主塔横梁(7)施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铁大桥局集团有限公司;中铁大桥局集团第五工程有限公司,未经中铁大桥局集团有限公司;中铁大桥局集团第五工程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261803.7/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