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线圈入壳设备在审
申请号: | 202210261451.5 | 申请日: | 2022-03-17 |
公开(公告)号: | CN114597041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6-07 |
发明(设计)人: | 陈巨亮;王冬;朱妃玲;任艳平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山展晖电子设备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F41/00 | 分类号: | H01F41/00;H01F41/10;B65G47/74;B65G47/90 |
代理公司: | 北京隆达恒晟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899 | 代理人: | 杨青 |
地址: | 528447 广东省***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线圈 设备 | ||
本发明涉及一种线圈入壳设备,属于线圈入壳设备技术领域。包括线包分线装置、线包搬运整理机械手、胶壳夹持夹具、胶壳供料装置、产品收集装置;所述的线包分线装置镜像对称设置有两组,线包分线装置一侧设有线包分线机械手,另一侧设有线包入壳线性模组,线包入壳线性模组上设有胶壳夹持夹具,线包入壳线性模组上方设有缠脚装置。通过设置两个线包分线装置,分线后形成两种对称分线形式的线包,然后分别利用线包搬运整理机械手将分线好的线包进行夹取后搬运至胶壳中,有效保证了胶壳中两个相邻线包的相邻铜线为同一性质线,最后利用缠脚装置将线包上的铜线缠绕到胶壳的引脚中,实现线圈入壳的全自动加工,有效提高了产品的生产效率。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线圈入壳设备技术领域,具体的说,涉及一种线圈入壳设备。
背景技术
双线包磁环线圈在绕线完成后,一般用于生产网变产品,生产时,需要将双线包磁环线圈放入对应的胶壳中,并将线包上的铜线缠绕到对应的胶壳引脚中,每个胶壳中放置四个左右,相邻线包上的相邻铜线为同一性质线,即左侧线包的最右侧铜线为双铜线绞线组,则右侧线包的最左侧铜线也为双铜线绞线组。现用的加工设备生产的产品质量不能满足相关要求,且生产效率较低,不能满足生产需要。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提出了一种线圈入壳设备。有效提高网变产品的质量和生产效率。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按如下技术方案实施的:
一种线圈入壳设备,包括用于对线包进行分线的线包分线装置、用于对线包进行整理和搬运的线包搬运整理机械手、用于固定胶壳的胶壳夹持夹具、用于对胶壳进行整理的胶壳供料装置、用于对成品进行收集和分类的产品收集装置;所述的线包分线装置镜像对称设置有两组,线包分线装置一侧设有用于辅助线包分线装置进行分线的线包分线机械手,另一侧设有线包入壳线性模组,线包入壳线性模组的滑块上设有胶壳夹持夹具,线包分线装置和线包入壳线性模组之间设有与线包分线装置一一对应的线包搬运整理机械手,线包入壳线性模组上方设有用于将线圈上铜线缠绕到胶壳引脚上的缠脚装置;所述的胶壳供料装置、产品收集装置分别设置在线包入壳线性模组的侧方。
进一步,所述的线包分线装置包括线包夹持机构、双列气缸夹爪、绞线机构、后端线分线机构、分线夹持装置;所述的线包夹持机构外围依次环绕设置有双列气缸夹爪、绞线机构、后端线分线机构、分线夹持装置。
进一步,所述的后端线分线机构包括两个互为倾角设置的驱动组件Ⅰ,其中一个驱动组件Ⅰ上设有分线夹持机构,另一个驱动组件Ⅰ上设有气缸夹爪Ⅰ。
进一步,所述的线包搬运整理机械手包括驱动组件Ⅱ、安装板、气缸夹爪Ⅱ、夹紧片;所述的安装板固定安装在驱动组件Ⅱ上,安装板上固定设有夹紧气缸Ⅰ,夹紧气缸Ⅰ的滑块上分别设置有一个气缸夹爪Ⅱ,气缸夹爪Ⅱ的两块夹板之间铰接有两块夹紧片,两块夹紧片通过弹簧Ⅰ驱使张开,两个气缸夹爪之间设有两块收拢片,两块收拢片分别安装在夹紧气缸Ⅱ的滑块上,收拢片上设有夹线槽Ⅱ。
进一步,所述的胶壳夹持夹具包括本体、锁紧块;所述的本体上设有凹槽,凹槽内滑动安装有锁紧块,锁紧块下方滑动安装有锁紧杆,锁紧杆通过锁紧气缸驱使上下移动,锁紧杆顶端设有斜口,锁紧块上设有与斜口配合使用的驱动部,锁紧杆向上移动时,驱使驱动部向远离凹槽的方向移动,锁紧块上设有驱使锁紧快向凹槽内部移动的弹簧Ⅱ。
优选的,所述的本体上设有用于对线圈上多余铜线进行剪切的剪线机构;所述的胶壳夹持夹具两侧分别设有用于对线圈上铜线进行压线的压线机构和用于压住胶壳内线圈的胶壳按压机构。
进一步,所述的缠脚装置包括驱动组件Ⅲ、驱动电机、缠脚针、多级传动机构;所述的驱动组件Ⅲ上设有驱动电机,驱动电机下方均布有缠脚针,驱动电机通过多级传动机构与缠脚针传动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山展晖电子设备有限公司,未经中山展晖电子设备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261451.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