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手持式神经内科临床用叩击检查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2210259380.5 | 申请日: | 2022-03-16 |
公开(公告)号: | CN114587420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6-07 |
发明(设计)人: | 张爱霞 | 申请(专利权)人: | 张爱霞 |
主分类号: | A61B9/00 | 分类号: | A61B9/00 |
代理公司: | 杭州寒武纪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3271 | 代理人: | 李鹏 |
地址: | 272000 山***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手持 神经内科 临床 叩击 检查 装置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手持式神经内科临床用叩击检查装置,包括手柄以及固定连接在手柄左端的壳体,所述壳体内固定安装有安装套,安装套内沿竖直方向活动套接有活动柱,活动柱的底部活动套接有连接杆。本发明中,不仅可以通过手动敲打来进行叩击的检查,还可以通过机械化操作来实现自动的叩击检查,大大减小了劳动强度,同时方便了医生进行手动或自动叩击的选择使用;并且还通过多重缓冲机构的配合,能够大大减小患者所受到过大的叩击力,可以确保该叩击装置在叩击过程中具有非常好的缓冲性能,以防因叩击力度过大而对患者造成二次伤害的问题,大大保障该叩击装置在叩击过程中的安全使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神经内科临床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手持式神经内科临床用叩击检查装置。
背景技术
叩击对神经损伤诊断,功能恢复的评估有重要意义。局部按压或叩击神经干,局部出现针刺性疼痛,并有麻痛感向该神经支配区放射为阳性,表示为神经损伤部位,对神经损伤诊断,功能恢复的评估有重要意义。现有技术CN213309891U公开了一种手持式神经内科临床用叩击检查装置,包括握柄把和叩诊锤套,握柄把的外表面螺纹连接有调节螺栓;该手持式神经内科临床用叩击检查装置,通过圆筒壳和增重片的设置,能够通过挤压弹簧对两个收拢嘴连接的叩诊锤套,实现挤压力度大小可调整的效果,为该装置的整体重量提供了便捷调整的方式。
然而,现有的叩击装置,大多为手持手柄来对锤头进行叩击操作的,需要医护人员不断通过锤头来敲打实现,使得劳动强度较大;而且现有叩击装置在利用锤头叩击过程中的缓冲性能也不佳,容易因叩击力度过大而对患者造成不必要的二次伤害,安全隐患较大。
发明内容
基于背景技术存在的技术问题,本发明提出了一种手持式神经内科临床用叩击检查装置。
本发明提出的一种手持式神经内科临床用叩击检查装置,包括手柄以及固定连接在手柄左端的壳体,所述壳体内固定安装有安装套,安装套内沿竖直方向活动套接有活动柱,活动柱的底部活动套接有连接杆,连接杆的底端固定连接有用于对患者进行叩击检查的橡胶锤;
所述手柄的左端内部设有安装腔,安装腔内转动安装有收放轮,收放轮上固定套接有转轴,且转轴的左端转动安装于安装腔的左侧内壁上,所述安装腔的右侧内壁上固定安装有驱动电机,且驱动电机的输出轴与转轴的右端固定连接;所述收放轮上缠绕设置有拉绳,拉绳的另一端与活动柱的顶部固定连接;壳体上设有通孔,通孔内转动安装有第二定滑轮,所述壳体的右侧顶部还通过支架转动安装有第一定滑轮,且拉绳依次通过第一定滑轮、第二定滑轮进行传动连接;安装套的两侧内壁上均固定连接有固定滑块,活动柱的两侧均设有滑动槽,且活动柱通过滑动槽沿竖直方向与固定滑块滑动连接;固定滑块与滑动槽的顶部内壁之间固定连接有复位弹簧;
所述活动柱的底部设有连接槽,且连接杆的顶端活动安装于连接槽内并固定连接有第一限位滑块,连接槽的两侧内壁上均设有限位滑槽,且第一限位滑块滑动安装于限位滑槽内;第一限位滑块的上方还设有第二限位滑块,且第二限位滑块沿竖直方向滑动安装于限位滑槽内;所述第一限位滑块与第二限位滑块之间固定连接有第一缓冲弹簧;所述第二限位滑块与连接槽的顶部内壁之间还固定连接有第二缓冲弹簧;
所述手柄上表面的左侧还固定设置有拱形把手,拱形把手上设置有控制器,且控制器与驱动电机电性控制连接。
作为本发明进一步地优选,所述第二缓冲弹簧内套设有液压缓冲杆,且液压缓冲杆的顶部固定安装在连接槽的顶部内壁上,所述液压缓冲杆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有橡胶缓冲块,橡胶缓冲块的底部与第二限位滑块的顶部固定连接,且橡胶缓冲块的内部还包覆设有压力传感器,所述控制器根据从压力传感器所传感的压力信息来控制液压缓冲杆的伸缩。
作为本发明进一步地优选,所述滑动槽内固定安装有滑动杆,且复位弹簧和固定滑块均沿竖直方向活动套设在滑动杆上。
作为本发明进一步地优选,所述固定滑块上设有滑孔,且滑动杆沿竖直方向滑动贯穿于滑孔。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张爱霞,未经张爱霞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259380.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