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单宁酸在制备防治非洲猪瘟药物中的应用在审
申请号: | 202210256587.7 | 申请日: | 2022-03-16 |
公开(公告)号: | CN114652731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6-24 |
发明(设计)人: | 王湘如;国师榜;刘慧;张逸博;刘占悝;李亮;陈启超;陈焕春 | 申请(专利权)人: | 华中农业大学 |
主分类号: | A61K31/7024 | 分类号: | A61K31/7024;A61P31/20 |
代理公司: | 武汉领君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2248 | 代理人: | 汪俊锋 |
地址: | 430070 湖***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单宁酸 制备 防治 非洲 猪瘟 药物 中的 应用 | ||
本发明公开了单宁酸在制备防治非洲猪瘟药物中的应用,属于兽药领域。本发明发现,单宁酸对感染非洲猪瘟病毒的细胞具有显著的保护作用,具有显著的抗非洲猪瘟病毒活性并呈剂量依赖关系。单宁酸可以作为有效成分制备防治非洲猪瘟的新药,其应用前景广阔。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兽药领域,具体涉及单宁酸在制备防治非洲猪瘟药物中的应用。
背景技术
非洲猪瘟(African swine fever, ASF)是由非洲猪瘟病毒(African swinefever virus, ASFV)引起的猪的一种急性、热性、高度接触性传染病。1921年,非洲东部的肯尼亚首次确认非洲猪瘟疫情,之后蔓延至欧洲、南美和亚洲等地区,2018年传入中国。ASF给全球养猪业带来了毁灭性的打击,也对经济贸易造成了巨大的影响,尤其我国属于生猪生产和消费大国,对其影响更大。目前在我国预防和控制ASFV的传播相对困难,并且尚无抗ASFV有效的商品化疫苗和药物,因此研究开发抗ASFV的药物是非常必要的。
单宁酸(Tannic acid)是一种天然多酚化合物,广泛分布于植物中,其具有抗氧化、抗肿瘤、抗菌和抗病毒作用。单宁酸可特异性抑制 CXCL12 诱导的人单核细胞和乳腺肿瘤细胞迁移。能够显著阻断CXCL12与THP-1细胞的结合。此外,单宁酸选择性抑制CXCL12介导的牛主动脉内皮细胞毛细管形成。单宁酸分子式:C76H52O46,相对分子质量:1701.2,化学结构式如下。
目前未见单宁酸抗非洲猪瘟病毒作用的研究报道,也未见公开的相关专利。
发明内容
本发明意外发现,天然产物单宁酸能够显著抑制ASFV结构蛋白p30的表达,从而阻止病毒感染宿主细胞,能够起到抑制ASFV感染的作用。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天然产物单宁酸在制备抗ASFV药物,以及防治非洲猪瘟药物中的应用。
为了上述发明目的的实现,本发明采取如下技术方案:
首先利用CCK-8(Cell Counting Kit-8)法检测单宁酸对猪肺泡巨噬细胞(PAM)的毒性,确定其安全工作浓度。随后,利用建立的ASFV细胞感染模型,评价单宁酸对感染ASFV的PAM细胞的保护效果。评价方式主要为荧光定量PCR(qPCR)试验、半数红细胞吸附(HAD50)试验、间接免疫荧光(IFA)试验以及蛋白免疫印迹(Western Blot)试验等。
本发明通过体外细胞毒性试验发现单宁酸具较低的细胞毒性作用,单宁酸体外细胞毒性试验中半数细胞毒性剂量(CC50)为191.0 μM。
本发明通过体外细胞试验发现单宁酸具有显著的抑制ASFV结构蛋白p30表达、抑制ASFV复制的作用,抑制效果随着药物浓度的增加而增强。单宁酸体外细胞试验中抗ASFV的半数有效剂量(IC50)为5.6 μM。
本发明提供了单宁酸或其药学上可接受的盐在制备抗ASFV药物上的应用,以及在制备防治非洲猪瘟药物中的应用。
本发明提供了以单宁酸或其药学上可接受的盐为有效成分配以辅助剂制备而成的药物制剂在抗ASFV或防治非洲猪瘟中的应用。
所述药物制剂为注射剂、粉剂、颗粒剂、片剂等兽医临床上可接受的任何剂型。
本发明用于防治非洲猪瘟具有如下优点:
1、单宁酸在体外对ASFV具有较强的抑制活性,在5.6 μM的浓度下还具有显著的抗ASFV活性,表明其具有高效的抗ASFV作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华中农业大学,未经华中农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256587.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