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基于跨链技术的碳普惠业务数据流转方法和系统在审
申请号: | 202210254426.4 | 申请日: | 2022-03-15 |
公开(公告)号: | CN114615286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6-10 |
发明(设计)人: | 侯东圣;郝玉琨;杜宇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万向区块链股份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L67/1095 | 分类号: | H04L67/1095;H04L67/1097;H04L67/565;H04L67/12;H04L9/32;H04L67/01;G06Q50/26 |
代理公司: | 上海段和段律师事务所 31334 | 代理人: | 梁勤伟 |
地址: | 200086 上海***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基于 技术 碳普惠 业务 数据 流转 方法 系统 | ||
1.一种基于跨链技术的碳普惠业务数据流转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步骤S1:通过区块链技术设立中继链网络,中继链网络包括碳普惠中心节点、用户节点、场景运营方节点、核证机构节点以及监管机构节点;
步骤S2:场景运营方节点采用中继链-平行链的模式建立第二层区块链网络;
步骤S3:第二层区块链网络获取用户节点低碳行为数据,并计算低碳行为数据对应的碳减排量;
步骤S4:第二层区块链网络节点采用全域统一共识机制向中继链网络发送数据区块;
步骤S5:场景运营方节点和监管机构节点核查数据区块的可获取性和有效性;
步骤S6:中继链区块生成模块采用最大公约数区块确认机制实现第二层网络节点的数据区块最终在中继链网络上存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跨链技术的碳普惠业务数据流转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1采用:为中继链网路中的碳普惠中心节点、用户节点、场景运营方节点、核证机构节点以及监管机构节点分发管理权限。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跨链技术的碳普惠业务数据流转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3采用:场景运营方节点通过物联网技术同步采集并汇总一定时期内的低碳行为数据,并调用中继链方法学计算低碳行为数据对应的碳减排量。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跨链技术的碳普惠业务数据流转方法,其特征在于,中继链同步模块通过分片技术将原始数据分割存储在不同子网实现原始数据的可获取性。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跨链技术的碳普惠业务数据流转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5采用:
步骤S5.1:场景运营方节点按照中继链网络的预设数据格式要求生成碳减排状态更改证明和候选区块,并在中继链网络上广播;
步骤S5.2:中继链网络基于全域统一共识机制对碳减排状态更改证明和候选区块进行核证。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基于跨链技术的碳普惠业务数据流转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5.2采用:
步骤S5.2.1:中继链网络中随机选择核证机构节点集合,并通过核证机构节点检查碳减排状态更改证明格式规范,进而将核查信息向核证机构节点集合广播;
步骤S5.2.2:核证机构节点集合超过一定比例的核证机构节点同意碳减排状态更改证明有效,中继链网络构造候选区块接收证明,然后发送至中继链信息传输队列;
所述候选区块接收证明包括核证机构节点集合信息、投票证明候选区块有效的核证机构节点签名以及中继链签名。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跨链技术的碳普惠业务数据流转方法,其特征在于,不同的场景运营方节点基于XCMP协议通过分别与中继链网络通信实现跨链信息的传输。
8.一种基于跨链技术的碳普惠业务数据流转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
模块M1:通过区块链技术设立中继链网络,中继链网络包括碳普惠中心节点、用户节点、场景运营方节点、核证机构节点以及监管机构节点;
模块M2:场景运营方节点采用中继链-平行链的模式建立第二层区块链网络;
模块M3:第二层区块链网络获取用户节点低碳行为数据,并计算低碳行为数据对应的碳减排量;
模块M4:第二层区块链网络节点采用全域统一共识机制向中继链网络发送数据区块;
模块M5:场景运营方节点和监管机构节点核查数据区块的可获取性和有效性;
模块M6:采用最大公约数区块确认机制实现第二层网络节点的数据区块最终在中继链网络上存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万向区块链股份公司,未经上海万向区块链股份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254426.4/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