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加压固定胶带在审
申请号: | 202210254029.7 | 申请日: | 2022-03-15 |
公开(公告)号: | CN114748722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7-15 |
发明(设计)人: | 阚天燕 | 申请(专利权)人: | 阚天燕;王冠群;赵宝宝 |
主分类号: | A61M5/14 | 分类号: | A61M5/14;A61M25/02 |
代理公司: | 北京细软智谷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471 | 代理人: | 陈义 |
地址: | 750000 宁夏回族自治区银川*** | 国省代码: | 宁夏;6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加压 固定 胶带 |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加压固定胶带,涉及医疗用品技术领域,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存在的固定胶带容易出现卷边、张开以及导管滑脱的的技术问题。该加压固定胶带包括胶带本体,沿胶带本体长度方向间隔设置有若干分隔带,相邻的两个分隔带之间的间距能够通过外力拉动的方式调整,以使胶带本体在外力作用下向远离分隔带方向弯曲贴合时,相邻两个分隔带的间距能够跟随胶带本体的弯曲程度做出调整。本发明用于提供一种不易出现卷边、张开及导管滑脱的加压固定胶带。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医疗用品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加压固定胶带。
背景技术
中心静脉置管术是通过上、下腔静脉的分支,经过各种途径插入导管,使导管的前端到达上、下腔静脉的根部。虽然该技术是危重症患者治疗的重要管路之一。但在中心静脉导管置管期间,局部感染、导管相关血流感染(CRBSI)、静脉炎和导管堵塞等并发症仍然持续存在。
CRBSI在医院菌血症中所占比率高达20%~30%;血栓性导管堵塞的发生率约为25%;在美国重症监护病房(ICU)死亡患者中,因CRBSI导致死亡者占12%~25%。这些并发症既增加患者的住院成本,又延长患者的住院时间,甚至导致患者的死亡。这些并发症持续存在的原因多样,比如导管选用、部位选择、无菌操作、导管保留时间和置管部位护理等。
目前,现有技术中,导管固定主要依赖固定胶带完成,但是现有的固定胶带在使用过程中,固定胶带卷边、张开以及导管滑脱等问题出现概率极高,只能依靠增加更换频次以实现解决导管固定的问题,但是又会导致耗材占比及护理成本大大增加。
本申请人发现现有技术至少存在以下技术问题:现有的固定胶带容易出现卷边、张开以及导管滑脱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加压固定胶带,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固定胶带容易出现卷边、张开以及导管滑脱的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的诸多技术方案中的优选技术方案所能产生的诸多技术效果详见下文阐述。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了以下技术方案:
本发明提供的加压固定胶带,包括胶带本体,沿所述胶带本体长度方向间隔设置有若干分隔带,相邻的两个所述分隔带之间的间距能够通过外力拉动的方式调整,以使所述胶带本体在外力作用下向远离所述分隔带方向弯曲贴合时,相邻两个所述分隔带的间距能够跟随所述胶带本体的弯曲程度做出调整。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分隔带包括基础带和延伸带,所述基础带与所述胶带本体连接,所述延伸带与所述基础带连接。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基础带为矩形结构,所述延伸带为梯形结构,所述延伸带的下底与所述基础带的长度尺寸相同。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基础带为梯形结构,所述基础带的下底与所述胶带本体连接,所述基础带上的上底与所述延伸带连接。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延伸带为矩形结构。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若干所述分隔带呈等间隔设置。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胶带本体及若干所述分隔带一体成型。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胶带本体及若干所述分隔带由矩形胶布裁切而成。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胶带本体的宽度与所述分隔带的宽度相同。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阚天燕;王冠群;赵宝宝,未经阚天燕;王冠群;赵宝宝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254029.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全功能混合数据引擎管理系统以及方法
- 下一篇:一种用于钮扣机的自动送料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