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windows系统的触控双屏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210247480.6 | 申请日: | 2022-03-14 |
公开(公告)号: | CN114579013B | 公开(公告)日: | 2022-12-20 |
发明(设计)人: | 樊兴;鲍东阳;马传连;张国兵;孙玉明;张逍宁;郭文;兰薇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华璨电子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6F3/0482 | 分类号: | G06F3/0482;G06F3/0488;G06F9/451 |
代理公司: | 北京天达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有限公司 11386 | 代理人: | 庞许倩 |
地址: | 100085 北京市海***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windows 系统 双屏 装置 | ||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windows系统的触控双屏装置,属于教学技术领域,解决了现有技术中人机交互操作复杂和不直观的问题。该装置包括:主屏、辅助屏和处理单元,其中主屏为常规尺寸的电脑触控显示屏;辅助屏为条型触控显示屏;处理单元包括显示模块、进程扫描模块、缩略图模块和控制模块,其中显示模块用于在缩略图区中显示缩略图,在快捷菜单区中显示菜单信息,以及在工具按钮区显示通用操作按钮;进程扫描模块用于扫描进程,调用缩略图模块,生成缩略图列表;缩略图模块用于生成缩略图;控制模块用于根据辅助屏的触控区域,发送对应指令并执行指令动作,根据主屏显示的应用程序获取菜单信息。实现了触手所得和更好的交互体验。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教学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基于windows系统的触控双屏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触控显示器的普及,很多教学及演讲场景的windows系统都已经配备了触控显示器,但是在实际使用场景中,触控显示器的操作体验并不直观也不方便,使用者仍然以键盘鼠标为主。触控显示器并未发挥其真正的优势。比如,使用者运行多个程序,PPT、视频、图片、网页等,演讲时需要在多个程序窗口之间切换,大多数用户仍然习惯性的使用键盘鼠标去操作,极少用户会使用从触屏最左侧直接向右滑动调出多程序运行窗口实现当前窗口的快速切换。另外,演讲中可能需要对讲解内容进行批注、突出显示等功能,多数情况下都需要打开相关程序来实现,操作不便。
现有技术中,有的通过双系统去实现部分常用功能调用,在同一个屏上两个系统界面相互嵌套,双系统之间的交互方式主要有固定菜单、悬浮窗、物理按键等方式;有的通过在WINDOWS系统窗口上增加固定的程序菜单、悬浮窗等方式实现功能调用。程序窗口平时显示在显示屏上或通过触发特定位置调出;还有的通过电脑扩展屏的方式实现,电脑接入两个显示屏,操作者的界面和听讲者的界面异步显示,把需要演示的内容在操作者屏幕上操作,然后推送到听讲者的屏幕上。
上述方案中,用同一显示器时,功能的调用切换方式不直观,悬浮窗一直显示在屏幕上或者通过特定的方式调出,各厂商设计都不相同,通用性差,悬浮窗有时会遮挡显示内容,使用中存在很多不便。而且这些工具在用户的个人的windows系统上没有,需要专门培训,而很多时候,用户无法去专门培训,因此,多数用户会因使用体验很差而不使用;用电脑扩展屏时,需要把各种软件在该软件(容器)内打开,扩展屏的显示内容仍然是基于该容器下的显示,很多软件不支持或者支持的不好,比如PPT,而且需要配备常规尺寸两个显示器,设备布置占用面积大,最重要的是改变了用户的基本的使用习惯,给演讲者带来了诸多不便。
发明内容
鉴于上述的分析,本发明实施例旨在提供一种基于windows系统的触控双屏装置,用以解决现有人机交互操作复杂和不直观的问题。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基于windows系统的触控双屏装置,装置包括:主屏、辅助屏和处理单元,其中:
主屏,为常规尺寸的电脑触控显示屏,通过触控操作应用程序;
辅助屏,为条型触控显示屏,包括缩略图区、快捷菜单区和工具按钮区;
处理单元,包括显示模块、进程扫描模块、缩略图模块和控制模块,其中,显示模块用于在缩略图区中根据从进程扫描模块中获取的缩略图列表显示缩略图,在快捷菜单区中显示从控制模块中获取的菜单信息,以及在工具按钮区显示通用操作按钮;进程扫描模块用于扫描进程,调用缩略图模块获取缩略图,生成缩略图列表;缩略图模块用于根据接收到的进程信息生成缩略图;控制模块用于根据辅助屏的触控区域,发送对应指令并执行指令动作,以及,根据主屏显示的应用程序获取菜单信息。
基于上述装置的进一步改进,缩略图模块根据接收到的进程信息生成缩略图,包括:
根据进程信息中的进程ID,获取程序窗口句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华璨电子有限公司,未经北京华璨电子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247480.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