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负载小干扰RNA的可电荷反转光热纳米粒子及其制备和应用有效
申请号: | 202210240080.2 | 申请日: | 2022-03-10 |
公开(公告)号: | CN114601934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6-13 |
发明(设计)人: | 王淑敏;梁晓龙;徐梦红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大学第三医院(北京大学第三临床医学院) |
主分类号: | A61K47/69 | 分类号: | A61K47/69;A61K47/64;A61K47/60;A61K41/00;A61K31/7088;A61P35/00 |
代理公司: | 北京万象新悦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360 | 代理人: | 李稚婷 |
地址: | 100191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负载 干扰 rna 电荷 反转 光热 纳米 粒子 及其 制备 应用 | ||
1.一种负载小干扰RNA的可电荷反转光热纳米粒子,包括由B型明胶包裹的聚吡咯纳米粒子,其外层吸附聚乙烯亚胺-聚乙二醇2000,最外层吸附小干扰RNA;其特征在于,吸附了聚乙烯亚胺-聚乙二醇2000的B型明胶包裹的聚吡咯纳米粒子和小干扰RNA之间的质量比为80:1 ~100:1;所述小干扰RNA是整合素连接酶小干扰RNA。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热纳米粒子,其特征在于,所述聚乙烯亚胺为分子量20000~30000的分枝状聚乙烯亚胺,其经聚乙二醇2000修饰得到所述的聚乙烯亚胺-聚乙二醇2000。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热纳米粒子,其特征在于,所述光热纳米粒子的平均粒径为50-60纳米。
4.权利要求1~3任意一项所述负载小干扰RNA的可电荷反转光热纳米粒子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 将B型明胶溶于去离子水中,然后加入六水合三氯化铁搅拌溶解;
2) 将步骤1)所得溶液在4℃预冷,在搅拌过程中将吡咯单体逐滴加入,溶液逐渐变为黑色,继续搅拌20~24小时;
3) 离心收集产物,冻干,获得明胶包覆的聚吡咯纳米粒子粉末;
4) 取步骤3)获得的冻干粉末溶于pH 7.0~7.4的缓冲液中,同时将聚乙烯亚胺-聚乙二醇2000溶于pH 7.0~7.4的缓冲液中,将二者混合震荡一段时间,在明胶包裹的聚吡咯纳米粒子外层吸附上聚乙烯亚胺-聚乙二醇2000,离心后得到聚吡咯-聚乙烯亚胺纳米粒子;
5) 将小干扰RNA与聚吡咯-聚乙烯亚胺纳米粒子在pH 7.0~7.4的缓冲液中混合震荡一段时间,得到聚吡咯-聚乙烯亚胺- RNA纳米粒子,即为负载小干扰RNA的可电荷反转光热纳米粒子。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中,在50~60℃用去离子水溶解B型明胶,获得浓度为0.008~0.012 g/mL的明胶溶液,然后冷却至室温,加入六水合三氯化铁搅拌溶解,其中六水合三氯化铁的终浓度为0.015~0.018 g/mL;步骤2)中按质量计,B型明胶和吡咯单体的用量比是3.5:1~4:1。
6.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4)和步骤5)中所述pH 7.0~7.4的缓冲液为PBS、HBS或生理盐水;在步骤4)中,明胶包裹的聚吡咯纳米粒子粉末和聚乙烯亚胺-聚乙二醇2000的质量比为1:1.5~1:2。
7.权利要求1~3任意一项所述的负载小干扰RNA的可电荷反转光热纳米粒子在制备治疗和/或预防癌症的药物中的应用,其特征在于,所述小干扰RNA是整合素连接酶小干扰RNA,所述癌症为甲状腺乳头状癌。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大学第三医院(北京大学第三临床医学院),未经北京大学第三医院(北京大学第三临床医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240080.2/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考勤自动补签方法及装置
- 下一篇:一种双药皮焊条涂压机的整形部及整形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