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光致发光-多声子共振拉曼散射双模纳米探针及其应用在审
| 申请号: | 202210239917.1 | 申请日: | 2022-03-12 |
| 公开(公告)号: | CN114813696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7-29 |
| 发明(设计)人: | 洪霞;温晓琨;靳瑶;卢一萱;李红艺;华佳;刘益春 | 申请(专利权)人: | 东北师范大学 |
| 主分类号: | G01N21/65 | 分类号: | G01N21/65;G01N33/68;G01N33/574;G01N33/53;G01N33/543;G01N33/532 |
| 代理公司: | 长春市东师专利事务所 22202 | 代理人: | 张铁生;郭小茜 |
| 地址: | 130024 吉林*** | 国省代码: | 吉林;2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光致发光 多声子 共振 散射 双模 纳米 探针 及其 应用 | ||
1.一种光致发光-多声子共振拉曼散射双模纳米探针,它是由下述方法制备的:
1)将半导体纳米粒子分散在超纯水中,加入偶联剂溶液,室温下避光磁搅0.5~1.5h;磁力搅拌结束后,在4000~6000 rpm下离心8~15 min,离心3次;弃上清,水洗产物,并将其分散在的Tris缓冲溶液中,得到分散液;
2)向步骤1)所述的分散液中加入待测物相对应的蛋白质分子、适配体分子、核酸分子或肽分子溶液,室温、避光孵育1.5~2.5 h,7500~8500 rpm下离心15~25 min,收集产物,得到光致发光-多声子共振拉曼散射双模纳米探针。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致发光-多声子共振拉曼散射双模纳米探针,其特征在于:步骤1)所述的半导体纳米粒子为ZnTe、ZnS、CdS、ZnSe或CdSe;偶联剂为戊二醛或EDC/NHS。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光致发光-多声子共振拉曼散射双模纳米探针,其特征在于:步骤2)所述的待测物相对应的蛋白质分子、适配体分子、核酸分子或肽分子为山羊抗人IgG、癌胚抗原抗体、甲胎蛋白抗体或与miRNA分子碱基互补的单链DNA分子。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光致发光-多声子共振拉曼散射双模纳米探针,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半导体纳米粒子为ZnTe,它是由下述方法制备的:将锌源和亚碲酸钠粉末溶解在超纯水中,磁力搅拌至粉末完全溶解,逐滴加入浓度为1 mol/L的氢氧化钠溶液,然后加入硼氢化钠粉末,室温磁力搅拌10 min,得到有白色浑浊的前驱体溶液;所得溶液在200℃下反应2 h;反应结束后,冷却至室温,离心,水洗,收集砖红色沉淀,得到ZnTe纳米粒子;所述的锌源、亚碲酸钠和硼氢化钠的摩尔质量比为1.1:1:4。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光致发光-多声子共振拉曼散射双模纳米探针,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半导体纳米粒子为ZnS或CdS,它是由下述方法制备的:将锌源或镉源和九水合硫化钠粉末溶解在超纯水中,加入巯基丙酸,室温磁力搅拌,逐滴加入浓度为1 mol/L的氢氧化钠溶液;所得溶液在180℃下反应2 h;反应结束后,冷却至室温,离心,水洗,收集沉淀,得到ZnS或CdS纳米粒子;所述的锌源或镉源和九水合硫化钠的摩尔质量比为1:1。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光致发光-多声子共振拉曼散射双模纳米探针,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半导体纳米粒子为ZnSe或CdSe,它是由下述方法制备的:将锌源或镉源粉末溶解在超纯水中,加入表面修饰剂,室温磁力搅拌,逐滴加入浓度为1mol/L的氢氧化钠溶液;将硒粉分散在超纯水中,加入硼氢化钠粉末,氮气氛围中反应得到硒氢化钠前驱体溶液;将所得硒氢化钠前驱体溶液加入上述锌或镉溶液中,混合溶液在100℃下,氮气氛围中反应2h;反应结束后,冷却至室温,离心,水洗,收集沉淀,得到ZnSe或CdSe纳米粒子;所述的锌源或镉源、表面修饰剂、硒粉和硼氢化钠的摩尔质量比为1:0.3:0.5:2;所述的表面修饰剂为巯基丙酸或巯基乙酸。
7.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致发光-多声子共振拉曼散射双模纳米探针在生物分子检测方面的应用。
8.一种生物分子检测体系,它包括:
1)将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致发光-多声子共振拉曼散射双模纳米探针分散在Tris缓冲溶液中,加入待测物溶液,室温避光孵育1.5~2.5 h,得到纳米探针/待测物复合物;
2)清洗单晶硅片,涂覆或喷射金膜,将金膜涂覆的硅片浸泡在含有巯基的分子的溶液中,室温过夜孵育;用乙醇或Tris缓冲溶液冲洗,并用氮气流吹干,浸泡在待测物相对应的蛋白质分子、适配体分子、核酸分子或肽分子溶液中,最后浸泡在1 mmol/L的胎牛血清蛋白溶液中,封闭残余活性位点,得到捕获基底;
3)将步骤2)所述的捕获基底浸泡在步骤1)所述的纳米探针/待测物复合物溶液中,室温避光孵育1.5~2.5 h,形成生物分子检测体系;
4)检测光致发光、多声子共振拉曼散射光谱,对生物分子定性或定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东北师范大学,未经东北师范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239917.1/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