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应用于循环水养殖的精准投喂系统及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210239204.5 | 申请日: | 2022-03-11 |
公开(公告)号: | CN114557308B | 公开(公告)日: | 2022-11-15 |
发明(设计)人: | 于歆;杨金汇;杨军超;周月明;郭智威;齐高相;申渝 | 申请(专利权)人: | 重庆工商大学;重庆南向泰斯环保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01K61/80 | 分类号: | A01K61/80;G06V20/40 |
代理公司: | 重庆强大凯创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50217 | 代理人: | 刘嘉 |
地址: | 400060 *** | 国省代码: | 重庆;50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应用于 循环 养殖 精准 投喂 系统 方法 | ||
本发明涉及投喂装置的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应用于循环水养殖的精准投喂系统及方法,该方法包括以下内容:投喂步骤:获取投喂试探量,根据投喂试探量进行投喂;残饵分析步骤:实时分析投喂后的水面图像,根据水面图像判断水面是否存在残饵;聚集分析步骤:当水面不存在残饵时,分析水面图像生成养殖生物的聚集度,根据聚集度生成投喂量;投喂步骤还包括:根据投喂量进行投喂;重复残饵分析步骤和聚集分析步骤。采用本方案能够根据养殖生物的摄食强度控制投喂量进行喂食,以实现精准投喂,从而解决现有技术在循环水养殖中由于投喂不当导致养殖成本增加的技术问题。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投喂装置的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应用于循环水养殖的精准投喂系统及方法。
背景技术
在水产行业中,需对养殖生物进行投喂,现有投喂的投饵方式通常包括以下两种:一是人工投饵,主要依据养殖经验和习惯抛撒饵料,然后根据进食量控制饵量,采用这样的方式,不仅耗费大量人力,且劳动强度较大,随意性的抛撒,容易导致饵料的严重浪费,增加投喂成本。二是采用投饵机投饵,依靠经验控制投饵机定时定量投饵,这样虽然解决了投喂的人力问题,但是仍需要经验丰富的养殖人员,其次投喂装置的投喂点固定,不便移动。而不同养殖生物、不同生长阶段所需的食量不同,使得每次投喂量和投喂时长都不同,采用定时定量的投喂方式容易造成饵料的浪费。
在采用循环水养殖时,由于养殖空间有限,投喂方式不当,会导致水中残饵过多,污染水质,使得循环水的水处理设备消耗过大,造成能耗浪费,最终增加养殖成本,同时,一旦循环水的水处理效果不佳,极易影响养殖生物的生长,甚至导致养殖生物的死亡,增加养殖生物的损耗。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之一在于提供一种应用于循环水养殖的精准投喂方法,以解决现有技术在循环水养殖中由于投喂不当导致养殖成本增加的技术问题。
本发明提供的基础方案一:应用于循环水养殖的精准投喂方法,包括以下内容:
投喂步骤:获取投喂试探量,根据投喂试探量进行投喂;
残饵分析步骤:实时分析投喂后的水面图像,根据水面图像判断水面是否存在残饵;
聚集分析步骤:当水面不存在残饵时,分析水面图像生成养殖生物的聚集度,根据聚集度生成投喂量;
投喂步骤还包括:根据投喂量进行投喂;
重复残饵分析步骤和聚集分析步骤。
基础方案一的有益效果:
投喂步骤的设置,根据投喂试探量或投喂量进行投喂,残饵分析步骤的设置,对投喂后的水面图像进行实时分析,水面图像用于反映水面的各种情况,例如水面的残饵量、养殖生物的聚集度等,通过对水面图像进行实时分析判断水面是否存在残饵。聚集分析步骤的设置,在水面不存在残饵时,即投喂的饵料被全部养殖生物进食后,分析当前水面养殖生物的聚集度,以此判断是否还需对养殖生物进行投喂,以及所需的投喂量。
采用本方案,通过聚集分析步骤得知养殖生物的聚集度,从而得知当前养殖生物的摄食强度,进而准确的确定投喂量;并结合残饵分析步骤精准判断是否继续投喂,以此根据养殖生物的摄食强度控制投喂量进行喂食,以实现精准投喂,从而解决现有技术在循环水养殖中由于投喂不当导致养殖成本增加的技术问题。
进一步,还包括以下内容:
根据投喂量进行投喂后,统计投喂试探量和投喂量生成实际投喂量,统计根据投喂试探量进行投喂后的实际投喂时长,判断实际投喂量是否大于预设的预计投喂总量或实际投喂时长是否大于预设的预计投喂时长,当实际投喂量大于预计投喂总量或实际投喂时长大于预计投喂时长时,不再重复残饵分析步骤和聚集分析步骤。
有益效果:为更好的管理养殖生物的投喂,通常在指定时间和时长内进行投喂,例如早上九点到十点、下午五点到六点等,同时为保证养殖生物的均匀进食,对每次投喂的投喂总量也有要求。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重庆工商大学;重庆南向泰斯环保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未经重庆工商大学;重庆南向泰斯环保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239204.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投影光机与投影设备
- 下一篇:一种双向拼接结构及金属板材激光焊接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