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谷类专用肥料及施肥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210238890.4 | 申请日: | 2022-03-11 |
公开(公告)号: | CN114524698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5-24 |
发明(设计)人: | 张从芳 | 申请(专利权)人: | 马鞍山市香泉湖米业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5G3/40 | 分类号: | C05G3/40;C05G3/60;C05G3/80;C05G5/30;A01C21/00;C05G1/00;C05F15/00 |
代理公司: | 深圳峰诚志合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4525 | 代理人: | 王红印 |
地址: | 238200 安徽***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谷类 专用肥 料及 施肥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谷类专用肥料及施肥方法,涉及农业领域,本发明包括基肥、分蘖肥和穗肥,基肥包括有尿素有机肥18‑22份、尿素25‑40份;腐殖酸12‑45份、磷石膏8‑12份、膨化土30‑33份、磷肥7‑10份、壳聚糖9‑12份、氯化钾20‑30份和硼砂1‑3份,基肥由以上原料混合而成,本发明在分蘖肥中添加雷公藤干燥根茎粉末和蚕沙,雷公藤干燥根茎粉末和蚕沙可以有效的提高苗期的叶面积系数和苗数,可以有效地促进水稻的生根和分蘖,促进了水稻的生长,提高了水稻的有效穗数、总粒数、结实率、实际千粒数和实际产量,因此极大的提高了育种效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农业领域,具体为一种谷类专用肥料及施肥方法。
背景技术
谷类是农业生产中最为重要的粮食作物。谷类作物也是食物产品和栽培面积中最重要的栽培作物,在我们每天的日常饮食中,60%以上的卡路里和蛋白质就是由谷类作物提供的。,谷类作物包括水稻、玉米、小麦、大麦、高粱、粟、黍和糜子等
谷类种植物在生长过程中,由于根茎发育不良时常会出现倒伏现象,尤其在谷粒灌浆期,使产量大幅度减产,降低了收成,而且目前常见的谷类种植施肥方法是在种田之前在空地上进行施肥,施肥后往田地内灌水,然后进行撒种采用这种方式会造成肥料的浪费,肥料在空地内施加并不利于水稻的吸收;而且肥料会随着水的流动而使得肥料肥料分布不均,这样非常不利于种植物的吸收。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为了解决种植物倾倒和肥料分不均的问题,提供一种谷类专用肥料及施肥方法。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谷类专用肥料,包括基肥、分蘖肥和穗肥,
基肥包括有有机肥18-22份、尿素25-40份、腐殖酸12-45份、磷石膏8-12份、膨化土30-33份、磷肥7-10份、壳聚糖9-12份、氯化钾20-30份和硼砂1-3份,基肥由以上原料混合而成;
分蘖肥包括有尿素20-30份、雷公藤干燥根茎粉12-14份、蚕沙18-20份、硫酸铵10-12份、硫酸锌5-7份、磷肥12-20份、氯化钾15-20份,分蘖肥由以上原料混合而成;
穗肥包括有尿素15-25份、氯化钾10-18份、硅肥5-9份和磷肥7-10份,穗肥由以上原料混合而成。
一种谷类专用肥料施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在泡田前将基肥施入稻田,基肥的使用量为30-35斤/亩,随后旋地,将基肥与土壤混匀,静止1天后,灌浅水整地;
步骤2:在插秧后15-20天将分蘖肥施入本田,分蘖肥的使用量为55斤/亩;施加分蘖肥前更换田地内的水;
步骤3:当田间水稻主茎50%为2.5叶时,施入穗肥,穗肥的使用量为35/亩。
优选地,所述基肥由豆饼、醋渣和粪便按照干物质量2-4∶1∶1腐熟发酵20-30天而成。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增加了土壤的透气性和肥沃度,也起到了废物利用的目的。
优选地,所述磷肥为磷酸一铵、磷酸二铵和过磷酸钙中的任意一种。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可供给植物磷、硫、钙等元素与氮肥混合使用有固氮 作用,减少氮的流失,能促进植物的发芽、长根、结实等功效。
优选地,所述粪便为鸡粪、猪粪和牛粪的混合物。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粪便中含有多种营养元素,这些东西比较天然,养分高,最主要是比较环保。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马鞍山市香泉湖米业有限公司,未经马鞍山市香泉湖米业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238890.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