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偏苯类生物基增塑剂有效
申请号: | 202210237420.6 | 申请日: | 2022-03-10 |
公开(公告)号: | CN114805928B | 公开(公告)日: | 2023-10-03 |
发明(设计)人: | 丁磊;储飞;蒋利超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森禾化工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8K5/12 | 分类号: | C08K5/12;C08K5/1535;C08K5/103;C07C67/08;C07C67/60;C07C67/48;C07C67/54;C07C69/76;C07D493/04 |
代理公司: | 无锡市天宇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2208 | 代理人: | 周舟 |
地址: | 214200 江苏省无***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偏苯类 生物 增塑剂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偏苯类生物基增塑剂,包括如下重量份原料:主增塑剂30‑40份、辅助剂10‑15份、三柠檬酸甘油酯3‑5份;主增塑剂制备包括酯化反应、精制和压滤精制、分子蒸馏四个步骤,该主增塑剂利用偏苯三酸酐和生物基8‑10醇,酯化制得,该产物沸点高、分子量大、低雾化、低挥发、耐高温极佳、稳定好,该辅助剂毒性小且绿色环保不会对环境造成污染,且该增塑剂在制备过程中加入三柠檬酸甘油酯,增加了增塑剂与高分子材料的相容性,同时该增塑剂雾化效果好。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增塑剂制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偏苯类生物基增塑剂。
背景技术
国内的增塑剂主要以普通增塑剂为主,普通耐高温增塑剂只能满足普通制品的要求,且非环保,而车用电线、特种电缆、汽车内饰仪表盘等耐高温增塑剂要求高,普通的增塑剂无法满足其低雾化、低挥发、耐高温等要求,耐高温等级高的增塑剂被国外增塑剂厂家垄断,国内的厂家须通过高价进口,因此自主研发生物基类环保耐高温增塑剂显得尤为重要。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偏苯类生物基增塑剂,解决了现阶段增塑剂不易雾化、易挥发、不耐高温的问题。
本发明的目的可以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偏苯类生物基增塑剂,包括如下重量份原料:主增塑剂30-40份、辅助剂10-15份、三柠檬酸甘油酯3-5份;
该增塑剂由如下步骤制成:
称取上述原料,在转速为1500-2000r/min的条件下,进行搅拌1-1.5h,制得偏苯类生物基增塑剂。
所述的主增塑剂由如下步骤制成:
步骤A1酯化反应:将生物基醇加入酯化釜,再加入偏苯三酸酐,通入氮气保护并搅拌,升温至温度为180℃,加入催化剂,再次升温至温度为200℃,补加生物基醇,升温至温度为210℃,进行负压反应后,在温度为220-230℃的条件下,测试酸值≤0.1mgKOH/g时,停止生物基醇补加,进行闪蒸,至反应液气泡减少且泛黑,闪蒸结束;
步骤A2精制工序:闪蒸结束后,立刻加入加碱,进行中和5-25min后,升温至温度为210-220℃,保证真空度在≥-0.09Mpa,汽提3h后,控制酸值≤0.1mgKOH/g,降温至温度为120-140℃,通入氮气,保温30-60min后,恢复压强,将反应液冷却至室温并加入助滤剂,混合均匀,得到混合液;
步骤A3压滤精制:将混合液加入滤机中,在压强为0.3-0.5MPa的条件下,进行循环过滤,至无杂质,得到精制液;
步骤A4分子蒸馏:将精致液加入分子蒸馏设备中,在真空度为80-90pa,温度为210-230℃,进样频率为15-25HZ,进样流量0.6-1m3的条件下,保持搅拌频率为40-50HZ,进行分离提纯,收集重组分成品,制得主增塑剂。
进一步的,所述的生物基醇为椰子油提取的C8-C10醇,催化剂为三氯化铁、硫酸铁、硫酸亚铁、硫酸锌中的一种或多种任意比例混合,助滤剂为硅藻土、珍珠岩、纤维素、石墨粉中的一种或多种任意比例混合。
进一步的,所述的生物基醇和偏苯三酸酐的用量比为大于3.2,催化剂用量为反应物总质量分的0.1-1‰,碳酸钠的用量为反应物总质量的0.1-0.7‰,助滤剂的用量为反应物总质量的0.3-1‰
进一步的,所述的辅助剂由如下步骤制成:
步骤B1:将2,5-呋喃二甲酸、异山梨醇、对甲苯磺酸、甲苯混合均匀,通入氮气保护,在温度为120-130℃的条件下,进行回流反应7-9h后,测定反应液酸值,至酸值不再发生变化,用氢氧化钠溶液洗涤3-5次,再用饱和氯化钠溶液洗涤至中性,再用去离子水洗涤1-3次,静置分层,取上层清液,减压蒸馏,制得中间体1;
反应过程如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森禾化工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江苏森禾化工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237420.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