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车辆转向控制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和存储介质有效
申请号: | 202210235764.3 | 申请日: | 2022-03-10 |
公开(公告)号: | CN114506388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4-07 |
发明(设计)人: | 赵汝准;李锦和;夏晶晶;王飞仁;黄扬帜;黄英健;邓忠承;曾婉霞;梁左蒙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东机电职业技术学院 |
主分类号: | G06F30/20 | 分类号: | G06F30/20;B62D15/02;G06F17/11;G06F17/18;G06F17/16 |
代理公司: | 北京京华知联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991 | 代理人: | 李姣姣 |
地址: | 510515 广东***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车辆 转向 控制 方法 装置 计算机 设备 存储 介质 | ||
本申请涉及一种车辆转向控制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和存储介质。所述方法包括:根据车辆前后轮的轮胎侧偏刚度和轮胎侧偏角,建立多个对非线性轮胎动力学进行近似的线性轮胎模型;根据多个线性轮胎模型建立人车耦合模型的状态空间方程;根据所述状态空间方程建立操纵稳定性控制器,并对每个操纵稳定性控制器进行求解;根据操纵稳定性控制器的解计算最优控制下的系统状态,并根据期望状态矩阵计算人车耦合模型的误差向量;根据人车耦合模型的误差向量计算操纵稳定性控制器的似然函数,并计算人车耦合模型的概率;根据人车耦合模型的概率和操纵稳定性控制器的解进行加权求和,得到车辆的转向控制量。采用本方法能够提供车辆的转向控制量计算效率。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车辆控制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车辆转向控制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和存储介质。
背景技术
随着汽车控制技术的发展,出现了通过线控底盘控制的汽车,线控底盘汽车由于其响应迅速、布置简洁、可控自由度高等优点被认为是智能驾驶技术实现的优良载体,其中,四轮独立驱动电动汽车便应用了线控底盘技术。在人机共驾情境下,驾驶员的驾驶风格受到年龄、情绪等因素的影响个体差异较大,从而影响到车辆行驶的稳定性。
现有采用非线性方法解决人车系统的控制稳定性问题,但是非线性方法求解时间长、实时性差,如果将非线性系统进行近似线性化转换将会导致系统控制精度的损失。
因此,亟需一种高效率高精度控制方法解决人车系统的控制稳定性问题。
发明内容
基于此,有必要针对上述技术问题,提供一种能够提高控制精度的车辆转向控制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和存储介质。
一种车辆转向控制方法,所述方法包括:
根据车辆前后轮的轮胎侧偏刚度和轮胎侧偏角,建立多个对非线性轮胎动力学进行近似的线性轮胎模型;
根据多个线性轮胎模型建立人车耦合模型的状态空间方程;
根据所述状态空间方程建立操纵稳定性控制器,并对每个操纵稳定性控制器进行求解,得到每个操纵稳定性控制器的解;
根据操纵稳定性控制器的解计算最优控制下的系统状态,并根据最优控制下的系统状态和期望状态矩阵计算人车耦合模型的误差向量;
根据人车耦合模型的误差向量计算操纵稳定性控制器的似然函数,并根据操纵稳定性控制器的似然函数计算人车耦合模型的概率;
根据人车耦合模型的概率和操纵稳定性控制器的解进行加权求和,得到车辆的转向控制量。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多个对非线性轮胎动力学进行近似的线性轮胎模型,公式为:
其中,与分别为前轮胎侧向力和后轮胎侧向力,上标i、j表示潜在线性轮胎模型的编号,i∈{1,2,…,N},j∈{1,2,…,N},N为前轮或者后轮的线性轮胎模型的数量,与分别为前轮的轮胎侧偏刚度和后轮的胎侧偏刚度,αf与αr分别为前轮的轮胎侧偏角和后轮的轮胎侧偏角。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根据多个线性轮胎模型建立人车耦合模型的状态空间方程,公式为:
其中,状态向量x=[vx vy ω δsw]T,vx为纵向车速,vy为侧向车速,ω为横摆角速度,δsw为驾驶员的方向盘转角,n为人车耦合模型的编号;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东机电职业技术学院,未经广东机电职业技术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235764.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模具更换支架及吹瓶机
- 下一篇:一种盐酸坦索罗辛缓释制剂及其制备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