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利用水泥窑协同处置污染土壤修复治理系统及治理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210234584.3 | 申请日: | 2022-03-11 |
公开(公告)号: | CN114535279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5-27 |
发明(设计)人: | 孙洪志;马平川;张维豪 | 申请(专利权)人: | 哈尔滨蔚蓝环保设备制造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9C1/06 | 分类号: | B09C1/06 |
代理公司: | 哈尔滨东方专利事务所 23118 | 代理人: | 陈晓光 |
地址: | 150000 黑龙*** | 国省代码: | 黑龙江;2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利用 水泥 协同 处置 污染 土壤 修复 治理 系统 方法 | ||
一种利用水泥窑协同处置污染土壤修复治理系统及治理方法。目前现有技术焚烧、填埋、堆肥等传统处置方式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已经无法完全满足废弃物处置的要求。本发明组成包括:料仓(1),所述的料仓底部安装有气动闸板阀(14),所述的气动闸板阀下面安装有烟室(12),所述的烟室侧面与烘干机(4)连接,其底部安装有炉排装置(13),所述的炉排装置底部为除渣机(11),所述的烘干机上方与旋风筒(7)连接,所述的旋风筒底部通过分格轮(8)与链斗机(9)连接,所述的旋风筒上方与电动执行器(6)连接,所述的电动执行器连接风机(5),所述的风机通过阀门与回篦冷机热风的管路连接。本发明利用水泥窑协同处置污染土壤修复治理系统。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土壤修复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利用水泥窑协同处置污染土壤修复治理系统及治理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环保政策要求的不断严苛,目前现有技术焚烧、填埋、堆肥等传统处理处置方式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已经无法完全满足废弃物处置的要求,寻求有效的废弃物处置技术成为必然。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利用水泥窑协同处置污染土壤修复治理系统及治理方法,该结构及方法通过水泥窑协同处置能够满足或经过预处理后满足入窑要求的污染土壤加入水泥窑中,在进行熟料煅烧过程中同时实现对污染土壤无害化处置,节省了成本,避免了环境污染。
上述的目的通过以下的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利用水泥窑协同处置污染土壤修复治理系统,其组成包括:料仓,所述的料仓底部安装有气动闸板阀,所述的气动闸板阀下面安装有烟室,所述的烟室侧面与烘干机连接,其底部安装有炉排装置,所述的炉排装置底部为除渣机,所述的烘干机上方与旋风筒连接,所述的旋风筒底部通过分格轮与链斗机连接,所述的旋风筒上方与电动执行器连接,所述的电动执行器连接风机,所述的风机通过阀门与回篦冷机热风的管路连接。
所述的利用水泥窑协同处置污染土壤修复治理系统,所述的烘干机具有电动翻板阀,所述的电动翻板阀与所述的炉排装置连接,污染土壤料仓具有电动翻板阀,所述的污染土壤料仓通过抓斗抓起并通过所述的电动翻板阀将污染土壤放置在所述的料仓内。
所述的利用水泥窑协同处置污染土壤修复治理系统,所述的烟室通过阀门与来自窑头热风的管路连接。
一种利用水泥窑协同处置污染土壤修复治理系统及治理方法,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首先是利用窑头热风作为烘干机热源,采用顺流式回转烘干工艺对污染土壤中的有机物进行热解析处置,所述的热源的窑头热风温度不低于850 ℃;
将热解析之后的污染土壤进入生料配料系统,随生料进入预热器系统最终参与熟料煅烧过程,热解析烘干后的污染土壤大颗粒经拉链机输送至指定棚内,废气中携带的污染土壤细颗粒物经旋风筒的收尘器气固分离后,形成固体物料,所述的固体物料输送到指定棚内与热解析烘干后的污染土壤大颗粒混合后自然冷却;
热解析处置后的冷却混合污染土壤输送至砂岩堆棚作为部分替代原料使用,热解析工艺产生的经旋风筒收尘器气固分离后的气体通入回篦冷机后进入窑内彻底焚烧,热解析处理后的物料进行协同处置过程中,无须考虑生料磨和悬浮预热器烟气中污染物的含量,采用回转式烘干工艺,增强换热效率,促进有机物的挥发分解。
有益效果:
1.本发明是一种利用水泥窑协同处置污染土壤修复治理系统及其治理方法,该结构及方法通过水泥窑协同处置,能够满足或经过预处理后满足入窑要求的污染土壤加入水泥窑中,在进行熟料煅烧过程中同时实现对污染土壤无害化处置,节省了成本,避免了环境污染。
2.本发明采用水泥窑协同处置具有焚烧温度高、停留时间长、焚烧状态稳定、湍流度良好、碱性的环境气氛、无废渣排出、固化稳定化重金属、废气处理效果好等特点,可以作为一种成熟的废弃物处置技术,该技术必将在国内外广泛的应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哈尔滨蔚蓝环保设备制造有限公司,未经哈尔滨蔚蓝环保设备制造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234584.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三维齿轮测量中心供电及驱动电路
- 下一篇:一种用于轴类零件加工的支撑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