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电池模组在审
申请号: | 202210234290.0 | 申请日: | 2018-11-21 |
公开(公告)号: | CN114614165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6-10 |
发明(设计)人: | 牟纳斯;叶永煌;戴晓汕;徐守江;冯春艳 | 申请(专利权)人: | 宁德时代新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M10/6557 | 分类号: | H01M10/6557;H01M10/6568;H01M10/625;H01M10/613 |
代理公司: | 北京东方亿思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258 | 代理人: | 徐启艳 |
地址: | 352100 福建***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电池 模组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电池模组,电池模组包括二次电池和换热板;多个二次电池沿厚度方向堆叠;换热板夹设于任意至少一对相邻二次电池之间,换热板包括本体和多个主管道以及辅管道,本体开设有贯穿其相对两侧表面的开口,开口用于与电池模组的其他部件上的开口共同形成公共通道;多个主管道设置于所述本体,多个主管道内能够流通换热介质,主管道用于与二次电池换热;辅管道连接主管道与开口。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电池模组能够使得换热板内的换热介质可以得到不断的供应。
本发明是基于申请号为201811392428.X,申请日为2018年11月21日,申请人为宁德时代新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发明名称为“换热板及电池模组”的发明专利申请提出的分案申请。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电池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电池模组。
背景技术
电池模组正广泛应用于汽车等领域,现有技术的电池模组通常集成有多个二次电池,其中二次电池在充电及放电过程中由于电池内阻、内部极化等原因,会产生大量的热。若散热不及时,热量堆积,电池温度上升,会影响电池的使用寿命和性能,甚至造成热失控引发危险事故。同时,在环境温度低时,需要对电池进行加热,以保证电池的性能。
为保证二次电池的充电及放电的稳定性,需要使二次电池处于合适且稳定的温度环境下,因此在电池模组中还需要配套的换热系统。
现有技术的软包二次电池通常通过支架进行固定成组,支架一般为塑料,导热效果差,因此会在软包二次电池之间夹设换热板,对二次电池进行加热或冷却。然而,软包二次电池在使用中会发生一定程度的膨胀,当换热板上的管道过宽或相对换热板其它部位凸起过高时,容易被膨胀的二次电池压溃换热管道,导致换热板的失效以及换热介质的泄露。
因此,期望一种设计合理的换热板,以保证使用过程的有效性以及具有较高的换热效率。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一种电池模组,能够使得换热板内的换热介质可以得到不断的供应。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电池模组,电池模组包括二次电池和换热板;多个二次电池沿厚度方向堆叠;换热板夹设于任意至少一对相邻二次电池之间,换热板包括本体和多个主管道以及辅管道,本体开设有贯穿其相对两侧表面的开口,开口用于与电池模组的其他部件上的开口共同形成公共通道;多个主管道设置于所述本体,多个主管道内能够流通换热介质,主管道用于与二次电池换热;辅管道连接主管道与开口。。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一个方面,本体的至少部分边缘设有凸起结构。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一个方面,主管道垂直于管道轴向的截面面积为2平方毫米以上。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一个方面,多个主管道中的至少两个主管道长度不同,其中较长的主管道垂直于管道轴向的截面面积大于较短的主管道垂直于管道轴向的截面面积。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一个方面,多个主管道中的至少两个主管道长度不同,任意两个主管道之间的长度差小于等于25%。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一个方面,主管道包括至少一个圆弧状的转角段,转角段的弯转半径与主管道的宽度的比值为1.5至3.5。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一个方面,换热板还包括绝缘膜,绝缘膜覆盖本体与二次电池对应区域。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一个方面,本体还包括连接部,连接部连接相邻的主管道,主管道相对本体的至少一侧表面凸出预定高度,预定高度为2毫米以下,主管道的宽度为8毫米以下。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一个方面,连接部的宽度与相邻的主管道的宽度的比值大于等于0.3。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一个方面,电池模组还包括电池框架和模组端板,电池模组的其他部件的开口包括电池框架的开口以及模组端板的开口。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宁德时代新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宁德时代新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234290.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视频处理方法和装置、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电子设备
- 下一篇:光学成像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