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引导乳腺癌保乳切缘精准评估的荧光/核磁探针在审
申请号: | 202210234057.2 | 申请日: | 2022-03-10 |
公开(公告)号: | CN114601938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6-10 |
发明(设计)人: | 张国君;张永渠;刘婉玲;陈敏;罗祥杰;黄文河 | 申请(专利权)人: | 厦门大学附属翔安医院 |
主分类号: | A61K49/00 | 分类号: | A61K49/00;A61K49/10;A61K49/14;A61K49/16 |
代理公司: | 厦门南强之路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35200 | 代理人: | 马应森 |
地址: | 361100 福建省厦门市***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引导 乳腺癌 保乳切缘 精准 评估 荧光 探针 | ||
一种引导乳腺癌保乳切缘精准评估的荧光/核磁探针,涉及医学技术领域。所述荧光/核磁探针为靶向VEGF‑A的GdDTPA‑HSA@ICG‑贝伐单抗近红外二区荧光/磁共振双模态分子探针。制备方法:1)制备GdDTPA‑HSA@ICG纳米颗粒;2)制备GdDTPA‑HSA@ICG‑贝伐单抗近红外二区荧光/磁共振双模态探针。所述探针作为造影剂用于实现靶向乳腺癌术前行MRI成像,评估肿瘤性质并制定保乳术方案,为术中保乳切缘评估提供重要的术前精准影像学参考;作为分子影像探针,在术中行近红外二区荧光手术导航,结合术前MRI评估,以实现术中精准示踪乳腺肿瘤边界。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医学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基于近红外二区荧光、核磁双模态成像引导的一种引导乳腺癌保乳切缘精准评估的荧光/核磁探针。
背景技术
乳腺癌是全球女性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保乳术已成为早期乳腺癌的标准手术方式。保乳术成功的关键在于肿瘤的完整切除,并能兼顾术后美观。当前,术中冰冻病理是较为成熟的评价肿瘤切缘的病理技术手段,但是术中冰冻病理为非连续取材,容易导致漏检且耗时长。导致保乳手术切缘阳性的另一主要原因是术中医生仅能通过“眼看、手触”等主观感受评估切缘状态,因此,如何精准、实时判定保乳术切缘状况是避免二次手术的关键。
目前临床上主要采用术中钼靶进行辅助切缘判定,该方法容易遗漏非钙化病灶、敏感性较低;术中超声对深部肿物诊断符合率低,且对微钙化灶检测不敏感。因此亟需在保乳术中切缘判定中引入一种精准、实时的检测新技术以准确判断切缘状况。光学分子影像技术具有高灵敏度、高特异性、无电离辐射等优点,特别是因其能够直观实时、可视化病灶,目前已开始应用到肿瘤外科术中实时手术导航领域。申请人与荷兰团队前期已基于贝伐单抗-IRDye800CW分子探针(靶向VEGF-A),完成在体、实时判定保乳切缘状态的II期临床研究,但由于NIR-I荧光成像下易受激发光和背景自发荧光的干扰,其成像分辨率低、特异性低且成像穿透深度浅。此外,单一光学模态的分子探针无法满足保乳术前需行MRI精准评估的需求,因而亟需探索构建融合NIR-II/MRI双模态分子影像探针,以期提高肿瘤成像分辨率、特异性及穿透深度。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突破保乳术仅凭术者的经验以“眼看、手触”决定保乳切缘边界,无法精准评估切缘状态的临床局限,提供一种引导乳腺癌保乳切缘精准评估的荧光/核磁探针,设计并制备NIR-II/MRI双模态分子探针,利用术前MRI评估乳腺肿瘤性质、制定手术计划,供保乳术中参考,而在术中利用NIR-II分子影像技术引导保乳切缘精准判定。利用双模态成像技术引导保乳切缘的评估这一新理念,将解决单一光学模态成像技术用于手术导航的敏感性及特异性不足的问题,本发明有望提高保乳术切缘评估的精准性。
本发明所述荧光/核磁探针为靶向VEGF-A的GdDTPA-HSA@ICG-贝伐单抗近红外二区荧光/磁共振双模态分子探针,所述荧光/核磁探针包括GdDTPA-HSA纳米颗粒、包裹在GdDTPA-HSA纳米颗粒表层的ICG、脂质体NHS-PEG2000-COOH、贝伐单抗,名称为GdDTPA-HSA@ICG-贝伐单抗(简称NPs-Bev)。
所述荧光/核磁探针的粒径约为5~10nm。
所述荧光/核磁探针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制备GdDTPA-HSA@ICG纳米颗粒:
将人血清白蛋白(HSA)与二乙基三胺五乙酸(DTPA)混合,在pH=8.0~10.0的条件下连接,后调pH=6.0~7.0加入0.5~0.6倍当量GdCl3得到GdDTPA-HSA纳米颗粒,用质谱验证Gd连接效率,利用人血清白蛋白(HSA)的疏水口袋装入吲哚青绿(ICG),利用光谱验证ICG包裹成功,利用透射电镜验证纳米颗粒的合成;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厦门大学附属翔安医院,未经厦门大学附属翔安医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234057.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