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混合荷电纳滤膜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有效
申请号: | 202210234028.6 | 申请日: | 2022-03-10 |
公开(公告)号: | CN114471197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4-14 |
发明(设计)人: | 罗建泉;任玉灵;陈楚龙;万印华;陈向荣;冯世超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科学院过程工程研究所;浙江美易膜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1D71/68 | 分类号: | B01D71/68;B01D69/02;B01D69/10;B01D67/00;B01D61/02;C02F1/44 |
代理公司: | 北京品源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11332 | 代理人: | 边人洲 |
地址: | 100190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混合 电纳 滤膜 及其 制备 方法 应用 | ||
1.一种混合荷电纳滤膜,其特征在于,所述混合荷电纳滤膜包括多孔支撑膜和负载于所述多孔支撑膜上的活性分离层;
所述活性分离层包括经后处理改性的水相反应物和油相反应物的界面聚合产物;
所述后处理改性包括含有至少两个胺基官能团的聚合物的碱溶液浸泡和交联反应;
所述活性分离层在同一水平线上具有正电荷域和负电荷域交替分布;
所述碱溶液的pH值≥11;
所述水相反应物包括至少含有两个胺基官能团的含胺单体和含多酚单体;
所述油相反应物包括至少含有两个酰卤官能团的反应单体和能够溶于有机溶剂的含铁化合物;
所述聚合物包括聚乙烯亚胺、聚乙烯胺、聚赖氨酸、聚谷氨酸、壳聚糖或壳聚糖季铵盐中的任意一种或至少两种的组合。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混合荷电纳滤膜,其特征在于,所述后处理改性的原料包括含有至少两个胺基官能团的聚合物的碱溶液和交联剂。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混合荷电纳滤膜,其特征在于,所述聚合物的分子量为600-750000 Da。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混合荷电纳滤膜,其特征在于,所述交联剂包括戊二醛、1,3-二环氧甘油醚甘油或香草醛中的任意一种或至少两种的组合。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混合荷电纳滤膜,其特征在于,所述含胺单体包括间苯二胺、哌嗪、乙二胺、四乙烯五胺、二乙烯三胺、聚乙烯亚胺、聚乙烯胺、环己二胺或苯三胺中的任意一种或至少两种的组合。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混合荷电纳滤膜,其特征在于,所述含多酚单体包括多巴胺、单宁酸、儿茶酚或没食子酸中的任意一种或至少两种的组合。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混合荷电纳滤膜,其特征在于,所述反应单体包括均苯三甲酰氯、邻苯二甲酰氯、间苯二甲酰氯、甲基间苯二异氰酸酯、对苯二甲酰氯、1,3,5-环己烷三甲酰氯、联苯四酰氯、联苯三酰氯或5-氧甲酰氯-异酞酰氯中的任意一种或至少两种的组合。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混合荷电纳滤膜,其特征在于,所述含铁化合物包括乙酰丙酮铁和/或二茂铁。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混合荷电纳滤膜,其特征在于,所述多孔支撑膜包括超滤支撑膜。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混合荷电纳滤膜,其特征在于,所述超滤支撑膜的截留分子量为10000-100000 Da。
11.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混合荷电纳滤膜,其特征在于,所述超滤支撑膜的材质包括聚砜、聚醚砜、聚酰亚胺、聚乙烯、聚酰胺、聚醚酰亚胺、聚偏氟乙烯、聚四氟乙烯或聚丙烯腈中的任意一种或至少两种的组合。
12.一种权利要求1-11中任一项所述的混合荷电纳滤膜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用水相反应物溶液浸渍多孔支撑膜,取出浸渍后的多孔支撑膜,去除表面溶液,再用油相反应物溶液浸渍多孔支撑膜进行界面聚合反应,取出多孔支撑膜干燥;
(2)对步骤(1)中得到的多孔支撑膜用含有至少两个胺基官能团的聚合物的碱溶液浸泡,取出多孔支撑膜去除表面溶液;
(3)将步骤(2)中得到的多孔支撑膜浸入交联剂溶液中,进行交联反应,得到所述混合荷电纳滤膜。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以所述水相反应物溶液的总质量为100份计,所述水相反应物的质量为0.1-3份。
14.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以所述油相反应物溶液的质量浓度为0.1-3 g/mL。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科学院过程工程研究所;浙江美易膜科技有限公司,未经中国科学院过程工程研究所;浙江美易膜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234028.6/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多用途农用拖拉机
- 下一篇:防止触发RAT间改变的方法及其通信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