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蓄电池采样保险装置及其制造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210233772.4 | 申请日: | 2022-03-10 |
公开(公告)号: | CN114496681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5-13 |
发明(设计)人: | 刘启广;贾振杰;赵劲;范东兴;王红坡;孙增强 | 申请(专利权)人: | 石家庄通合电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H85/046 | 分类号: | H01H85/046;H01H85/06;H01H85/08;H01H85/165;H01H85/18;H01H85/47;H01H85/00;H01H69/02 |
代理公司: | 石家庄开言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3127 | 代理人: | 赵俊娇 |
地址: | 050000 河北*** | 国省代码: | 河北;1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蓄电池 采样 保险装置 及其 制造 方法 | ||
本发明涉及一种蓄电池采样保险装置及其制造方法,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安全渐变的蓄电池采样保险装置。是利用铜箔作为保险同时解决了传统保险芯炸裂和炸碎的风险,借助热缩管内部含有导热和防氧化剂,阻断了空气氧化和炸裂的风险,可解决蓄电池室产生电花的隐患,并进一步解决了采样保险虚接风险。其是在PCB板表面的两个焊盘之间设置过流熔断线,且所述过流熔断线的熔断部成收窄设计,根据保险电路板上的铜箔总面积及铜的导电率根据预设值计算而出所述熔断部的铜箔线宽度,两个焊盘分别连与阻燃线,在所述阻燃另一端设置铜鼻接头。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保险装置,特别是涉及一种用于蓄电池采样保险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在直流蓄电池供电系统中,例如输配发电、冶金、轨道交通、核电、石化、陶瓷、光伏、风电、储能、电动车等等领域,目前市场上常见的用于电池采样的过流保护多采用和其他电路的相同的小电流柱形陶瓷或玻璃管结构,其安装复杂,且多是采用保险座+保险芯构造(其具有占用空间,不便于维修等缺陷),在实践中,上述构造在使用过程中,存在着保险芯和保险座接触面氧化,而造成保险两端不通等问题。另外,结合实际经验可知,在蓄电池采样电路中,其不但数量多,而且安装位置局限性很大,对保险装置要求更高,这是由于蓄电池室具有较大的火灾、爆炸危险性,万一发生安全事故后果不堪设想。而蓄电池的主要危险性在于它在充电或放电过程中会析出相当能量的氢气,同时产生一定的热量。氢气和空气混合能形成爆炸气混合物,且其爆炸的上、下限范围较大,因此蓄电池室具有较大的火灾、爆炸危险性。因而本领域急需一种能保险座和保险芯氧化造成接触不良缺陷,能防止保险大电流通过时使保险管炸裂,且能解决铅酸蓄电池安装的时候因出现采样短路而造成人员伤亡的事故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结构简单、成本低、操作简便且安全的蓄电池采样保险装置及其制造方法。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申请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蓄电池采样保险装置,主要包含保险电路板及连接装置,所述连接装置主要由铜鼻子及阻燃线构成,所述保险电路板是在PCB板表面形成有两个焊盘,且在所述的两个焊盘中间,设有过流熔断线,所述过流熔断线的铜箔线宽度是根据铜箔总面积及铜的导电率设计的宽度。
以及本发明的一种蓄电池采样保险装置制造方法,在PCB板表面的两个焊盘之间设置过流熔断线,且所述过流熔断线的熔断部成收窄设计,根据保险电路板上的铜箔总面积及铜的导电率根据预设值计算而出所述熔断部的铜箔线宽度,两个焊盘分别连与阻燃线,在所述阻燃另一端设置铜鼻接头。
较佳的是所述过流熔断线是由数股分布于PCB板表面的铜箔线构成,可通过计算测试铜的导电率,设计出铜箔线在PCB板导热和防护导热热缩管以及焊盘面积总体来保证熔断时热量吸收避免炸裂,并且能指定熔断位置,以分散热量的产生。
另外,所述PCB板表面可设置有以降低短路或导致电池室起火爆炸的风险的绝缘隔离层或者采用防护导热热缩管将所述保险电路板及其上的焊点包裹。所述热缩管内部亦可填塞有导热和防氧化剂。
同时,为了安装稳固方便,所述保险电路板的背面可设置有用于黏在电池或电池室的指定位置的粘结层。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蓄电池采样保险装置及其制造方法,利用铜箔作为保险同时解决了传统保险芯炸裂和炸碎的风险,借助热缩管内部含有导热和防氧化剂,阻断了空气氧化和炸裂的风险,可解决蓄电池室产生电花的隐患,并进一步解决了采样保险虚接风险。
本发明的上述方案至少还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便于现场操作;
2、保险参数一致性强;
3、可做防氧化措施和导热处理。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蓄电池采样保险装置及其制造方法做进一步说明。
附图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石家庄通合电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石家庄通合电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233772.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连接线结构
- 下一篇:显示装置、栅极驱动电路、移位寄存单元及其驱动方法